为期两天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11月2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结束。国际原子能机构及35个理事国积极表态,肯定了最近伊朗核问题出现的进展,为伊核问题创造了一个良好氛围。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伊核问题有待解决的难题依然很多,例如,如何在3个月内兑现伊朗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允诺的6项具体措施?要落实六国与伊朗协议中涉及核领域的相关措施,国际原子能机构如何解决资金匮乏和人员不足的难题?伊朗国内的保守势力会否阻碍协议落实?
(图片:11月2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合作路线图取得进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所作的工作报告是本次理事会会议的核心内容。报告对伊朗核查工作的总体定调依然没变:即国际原子能机构可以继续证实伊朗没有将已经申报的核物质转用于其他目的,但无法确保伊朗没有未申报的核物质和活动,因此不能下结论说伊朗所有核物质都用于和平活动。
11月11日,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德黑兰签署了合作路线图,伊朗承诺3个月内执行6项实际措施,包括邀请核查人员于12月8日检查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天野之弥在报告中说,该协议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还需要做更多。他证实,伊朗已经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对阿拉克重水反应堆进行检查。
维也纳外交人士说,签署合作路线图意味着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谈判迈出了关键一步,发出了积极的政治信号。但也要看到路线图中规定的6项措施,包括伊朗允许核查人员检查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和阿巴斯港附近的加钦铀矿,都是伊朗主动提出的,实行起来并不是很困难。而伊朗在一些更大的难题——例如广受关注的帕尔钦军事基地核查问题上,迄今并未让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