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不”筑起长效机制

用“三不”筑起长效机制

核心提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法宝。然而,近年来,一些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讲排场比铺张、竞相奢华的浪费现象屡见不鲜。此风不刹,必将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法宝。然而,近年来,一些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讲排场比铺张、竞相奢华的浪费现象屡见不鲜。此风不刹,必将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

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隐蔽性提醒我们,根治作风顽疾,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建章立制,严格监督检查。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把新时期倡节俭、反浪费的要求上升为一部综合性、基础性的党内法规,为狠刹公款浪费之风,开出了使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敢浪费、不能浪费和不易浪费的“药方”。

设“雷区”防止乱踩:不敢浪费有红线

现实中,一些浪费现象时有反复,一些铺张行为屡禁不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制度约束的疏漏。比如,一些人对公务接待超标不以为意:“不就是吃点喝点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惩戒措施执行缺位。这说明,从源头上狠刹公款浪费之风,不仅需要道德自律、动员号召,更需要刚性的制度约束、严厉的惩戒机制。

对一部法规而言,衡量其惩戒机制是否严厉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其包含的义务性规则与授权性规则的数量比例。根据法律规则所设定的行为模式或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义务性规则和授权性规则。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必须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其包括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主要为人们设定法律义务,人们必须遵守而不能放弃和拒绝。而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可做或可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其主要是赋予人们一定的权利,使其享有一定的行为自由。根据义务性规则和授权性规则的含义,一般来说,两者在法规条文中的数量比例越大,该法规的惩戒严厉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纵观《条例》全篇,其分为12章、65条,共有9317字。其中,命令性规则最多,共出现78个“应当”、1个“应予公开”;禁止性规则次之,共出现49个“不得”、4个“不予”;而授权性规则仅有4条。这意味着,《条例》以130多条义务性规则设置了一道道“红线”,对敢于浪费公款者,可谓处处是“雷区”,基本囊括了可能发生公款浪费的所有领域和环节。

同时,《条例》自发布之日起即施行,体现了中央治理公款浪费这一不正之风的决心,不给任何企图享受“最后的晚餐”的人以空子。

必须强调的是,“红线”之内的区域之所以被称为“雷区”,就在于违反规定所应承担责任的刚性。对敢于越过法纪红线、顶风违纪者如何处理,《条例》从党纪政纪处分、司法处理、经济处罚等方面,对相关人员以及负有领导责任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分别作出规定,给出了“必须问责”的答案。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