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总纲”征民意:教育改革迎来密集调整期(3)

招考“总纲”征民意:教育改革迎来密集调整期(3)

焦点二

如何改革高考科目?

减少高考科目 探索不分文理科

据刘利民介绍,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就是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

改革高考科目,包括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等方面。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刘利民表示,要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需建立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

解读:“会考搞得好的话,有些科目就可以不用放在高考里面了。”袁振国解释,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应突出重点,考查语文、数学等最能反映知识重点的科目,而其他一些科目,可以在会考成绩中有所展现。

袁振国认为,不分文理设置考试科目是方向,具体办法是需要探索的。目前教育部正组织专家进行技术研究,而怎样减少高考科目也需认真研究,保证既突出考查重点,又能全面检验考生的知识水平。

焦点三

如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如实记录学生表现 作高校招生参考

《决定》中提到,要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刘利民表示,关键一点在于,要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如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个班学生这么多,怎么评出一个优良中差?”刘利民说,按现在有些地方实行的办法,就是写实性的,“这个学生做了什么,学了什么,做了什么公益的事情,记录下来,给招生院校作为一个参考。”

刘利民表示,教育部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公示等诚信机制,确保材料真实可靠。

解读:袁振国也认为,国内的综合素质评价确实非常薄弱,如要改善,最好从比较有把握、操作性较简单的地方入手,比如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结果,“学生发了什么文章,做的活动到底有什么具体收效等等。”

追访

解决择校热

19大城市拟“一市一案”

为解决择校热,刘利民称,教育部已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印发。还将针对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择校热,加强分类指导,“拟专门就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规范入学工作提出指导,坚持一市一案,要求各市提出有针对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此外,还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