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3)

李君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3)

核心提示:这30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

(六)

历史,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历史经验,无疑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在改革开放这一艰辛而又伟大的革命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共十七大对此作了全面总结。在十七大总结的经验中,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这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就是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我们中国能够用短短30年的时间,就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其最重要的经验就在这里!

(七)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到并体现在解放生产力上。

解放生产力,在改革的意义上,就是要通过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根本变革,把生产过程中的各方面生产要素都解放出来,包括把生产过程中的土地、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解放出来,也要把劳动力这个最重要的要素解放出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就是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地解放了出来,把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了出来,这才有生产力的大解放。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民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把资本、技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解放出来了,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具有创业能力的民间企业家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出来了,这才有生产力的大解放。

所以,过去30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致力于研究的,就是用什么样的体制、政策和措施,把生产过程中人和物等各种要素都能解放出来。

(八)

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的经验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包括要把人的因素解放出来,把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解放出来。在我们看来,生产力是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统一,是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统一,而且人的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最活跃的因素。解放生产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解放人的因素。

解放生产力中的人,包括要把人从束缚他发展的生产关系和整个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主体。我们讲“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出来,使现实的人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体。这可是一篇大文章!

要做好这篇文章,除了要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配套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在全面改革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首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人的因素的解放与经济体制有关,与政治体制也有关,与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关;其次,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人的因素的解放与人的素质的开发和提高,即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关;再次,要加强社会建设,形成利益协调机制,人的因素的解放还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解决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有关,即与社会和谐有关。只有这样来考虑问题、指导改革、部署工作,才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才会不迷失改革的方向从而确保改革的成功。

因此,只有把社会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理解,这就是今天中共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深刻背景。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