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现代社会里时间成本非常高,而且这个成本是随着你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高。这样,大家就不会去计较一些已经失去的东西,无法挽回的东西,我们经济学里头叫做沉没成本的东西。这里要说到上访,我们学校里一位法学院的教授说过,90%的上访人员都是神经病,这大概是过分了。但是,的的确确有些上访人员是不理性的,他们在上访上花的钱和精力最后远远超过他们失去的东西。在现代社会里,这就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然而,我们就处在这么一个转型期里面,必须面对这个事情。
在这里我想比较一下道德和法治。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情感的,就像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说的,道德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是把你放在别人的位置上产生的情感。但是,道德的维度非常多,各维度之间可能是相互冲突的。
在座的有女生,可能有些人还没谈恋爱,谈了恋爱之后到某个时候就想要测试一下你的男朋友,经常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和你妈都掉水里,你先救哪一个?其实这对男生来说是一个没办法回答的问题,因为你说哪个都不对。你要聪明点就立即说,我当然先救你呢!女生会很高兴,但回家一想,这个男生是不是不孝啊?他既然对他母亲都这样的,是不是以后对我也不会好呢?当然,你要立即说,我当然先救我妈了,女生就要立即说拜拜了。关键是,这两个价值都是我们需要的,孝道和爱都是我们需要的,但是放到一起就起了冲突。
我以前关注过一些政治哲学的东西,最后发现,所有的政治哲学学说都可以归结成简单的公理假设,这个公理假设是你不能推导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哥德尔定理,说的是,一个形式逻辑系统不可能自己证明自己,即一定需要一个公理假设。所以,最终所有学说都是一种公理假设之间的抗衡。
这样,基于道德来制定我们的行为规范就会出现问题。比方说我们有一个法律,其中有一条说年轻人有定时看望父母的义务。这在现代社会显然很难实现,因为人口流动很多,看望父母这件事往往会和其他事情发生冲突。
所以我们需要法治。法治是基于理性计算得到的一套行为规范,因此内部不会发生冲突。法律可能是冷冰冰的,但却可以给我们逻辑一致的行为规范。
私人空间由两个因素产生,一个是我们生活在生人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第二个就是要有产权,因为这个世界变得如此复杂,你需要不断地分解和建立各种各样的产权。这些产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而且还包括社会和政治的领域。
私人空间不仅仅是对政府的约束,而且也是对民众的约束。我想举抽烟这个例子。因为我自己不抽烟,特别反感抽烟,所以刚回国的时候总为抽烟的事儿和别人吵架。比如,那时候在公共汽车上就会有人抽烟,我就去说他,他就不高兴。在餐馆里,墙上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识,但就有人大摇大摆地吸烟。这样的人是对别人私人空间的无意识,他没有想到有些人不抽烟,需要这个私人空间。再比如排队这个问题。在农业社会中,大家无需排队,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因此现在也没有养成排队的习惯。其实,大家一哄而上也不见得快,但是大家就是要这么做。对私人空间的漠视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