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第四你必须要有高度的城市化,并且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比如美国以纽约为中心的东部的大西洋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城市群。那么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美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了90%,日本是91.1%,德国是73.9%,那么我们刚51.1%,按照国际标准一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超过70%,所以在城市化这方面我们还有差距。
那么第五就是你作为经济强国必须具有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那么按照这样的一个标准,就是你一个国家的货币,你能不能在世界的储备货币当中占到4%左右,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国际化的货币了。那么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到2010年美元占比是62%,我们中国还不到1%。所以你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包括你到国际市场买东西,你还必须要换成美元、换成欧元。所以对于我们外汇储备也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为有的老百姓说美国量化宽松,使美元缩水、损失如何这样的话,问题是现在这个国际货币储备体系毕竟是美元占着地位,你要在世界上买东西你就必须要拿美元,所以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
那么第六就是在国际经济体系当中要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这个表现在第一你要有自己的一批跨国公司和国际的知名品牌。因为这个知名品牌是占有国际竞争制高点的一个重要象征。所以我们说知名的国际品牌是国际竞争制高点的一个重要象征。其次还有在一些重要的经济体制当中占有有利的地位,比如说世界银行你需要在这些组织当中能有越来越强的话语权。还有我们要能够主导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你作为经济强国你要有这个能力。比如说美国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区,日本主导亚太经合组织,那么最后还有能够在国际竞争规则制定方面起重要作用,就是你有没有话语权。
那么通过我以上讲的这6个方面来看,虽然我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我们还不是经济强国。所以我们依然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
(三)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
习近平在三中全会的讲话当中讲,他说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说他讲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讲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问题,讲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社会治安讲了10大方面的问题。
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就在于深化改革,所以习近平讲我们的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同时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又进一步深化改革。所以我想由于时间关系就围绕改革开放使我们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个方面中国依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第三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从这三个方面我谈一下改革的背景。
二、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
这次三中全会的最大亮点或者说理论上的最大创新就是提出了我们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由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它有这样一个大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因为改革开放之后这30多年的历程实际上就是去行政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在改革实践当中不断地去行政化,另一方面我们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比如说我们十二大的时候,我们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时候我们就变为叫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83年十三大的时候,我们改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92年十四大的时候我们就提出我们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十五大开始我们又提出要让这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那么到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使它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你看这个变化过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