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 吴晶 周玮 吕诺 吴晶晶)35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划出的历史轨迹举世惊叹。
从上学到就医,从文娱到体育……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美好愿景逐步化作现实。
教育科技比翼齐飞 人口素质大幅提升
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689万人,比1978年增长16.1倍;在校生2391万人,增长26.9倍;毕业生625万人,增长36.9倍……这是近日由国家统计局发表的分析报告。
这组几何式倍增的数字所反映的,是中国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创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这种奇迹也发生在他身上。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朱永新可能永远拿不到上大学的那张推荐表,只能继续当搬运工、泥瓦匠、翻砂工。
改革开放,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让我国教育科技事业迎来全面复苏的春天。
“中国已取得可喜的巨大成绩,我们很自豪能与中国合作。”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副代表蒂姆·萨顿对中国的全民教育进展给予这样的肯定。
就在不久前,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发布了《实现全民教育及前景:中国全民教育报告(2000-2010)》,指出:中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达9.6年和12.7年;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小学适龄女童的净入学率超过男童……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与科技事业比翼齐飞,为迈向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持。
从正负电子对撞机震撼出世到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从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全部研制成功到载人航天、载人深潜捷报频传……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我国科技事业成果丰硕。
从数字电视到半导体照明,从智能交通到防灾减灾,从重大新药创制到食品安全……伴随着科技的普及、教育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重大成果在服务百姓、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升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