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这是中央根据国家开放开发新形势赋予我区新的重大使命。谋划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思路和实施方案,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区是西南地区和珠江流域乃至粤港澳、东南亚区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安全体系才能为打造新的战略支点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必须发挥我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强化生态支点功能,以此支撑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广西速度,支撑中南、西南的开放发展。
1 建设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我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但生态脆弱面积大且局部退化问题突出,建设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出发点。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对西南、中南地区的服务能力。一是通过自然修复与工程治理相结合,加快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逐步恢复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形成以山区生态林为主体、珠江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为屏障、自然保护区为支撑的生态安全体系。二是联合西南、中南探索建设生态保护合作机制,以南岭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区、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持重要区、东南沿海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桂西南岩溶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这四大国家重要功能区为核心,联合粤湘赣共建南岭山地水源涵养重要功能区,联合粤琼共建东南沿海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联合滇黔共同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与越南深化合作扩大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成果,加强桂西南石灰岩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力度。三是建设珠江-西江千里绿色走廊,构建珠江流域生态安全支撑体系。
2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产业支撑能力
我区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方式仍较粗放,转型升级压力很大。同时,我区沿江沿边沿海,对周边区域的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在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方面应承担较大的责任。必须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途径,坚守生态环境底线,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一是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控制闸”作用,通过战略环评和项目环评,根据全区各地的资源生态环境特点,把好项目准入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强化环境保护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倒逼功能。二是主动服务好重大项目建设,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开发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三是加强与西南、中南以及粤港澳等地在循环经济立法、规划、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建循环经济合作示范基地。四是在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以循环经济型工业为主导,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清洁生产水平。
3 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提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石漠化、水土流失、矿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突出,对可持续发展已造成明显影响,必须把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作为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立足点。按照生态保护优先、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要求,加快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加强环境功能区划,实行环境分类管理,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为西南、中南地区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环境支撑。一是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互相衔接、融为一体,保护好生态空间,推动水土资源统筹使用,缓解农业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沿江沿海产业带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以及农业开发与生态争地争水等矛盾,保障粮食安全、流域安全和环境安全。二是优化水环境容量配置方案和水资源利用方案。三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