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国民党政府没有按照这个宣言行事。1928年《中葡条约》期满作废,于同年12月19日另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虽然“废除”了旧约,而葡人占领澳门的现实却没有什么改变。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主要集中力量同侵华日寇进行殊死斗争,澳门问题被暂时提供了方便。一方面它允许日寇军舰停泊澳门附近海面并供应给养,任由日寇假道澳门入侵中山县;另一方面又极力反对中国在澳门附近设防。为此,广东战区长官余汉谋和吴铁城等人均曾致电南京军委会军令部长黄季宽表示不满。余汉谋在1937年10月7日的电报中说:“查日敌自将一部舰队南移,以海空军扰乱粤境以来,本部迭据探报,葡政府有将澳门无条件让与日寇说,且敌机飞澳门采办。本军为防止日敌自唐家湾香洲埠或澳门附近登陆侵入计,不得不在中山属沿海岸构筑相当工事。此种工事纯在三国领土之内,与澳门完全绝无妨碍,葡政府似不应干涉,此间已由于特派员将此意向澳门当局及葡领解释矣。”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又掀起了要求收回澳门运动的新高潮。这个高潮的起点是1945年11月至12月间发生的武装封锁澳门事件。这年10月间,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到达广州接受日寇投降后,立即命令中山县长张惠长各驻军师长刘绍武等策动反葡运动,提出收回澳门的口号。澳葡当局以维持社会治安为名,将前山一带边境出入口加以封锁,限制内地人民赴澳,严厉压制澳门中国居民的反葡运动,禁止一切集会宣传。澳葡的倒行逆施更加激起了人民的愤怒。11月,张发奎命令刘绍武派一个步兵团和炮兵营进驻前山,封锁边境,切断澳门一向依赖的粮食和副食品供应。澳门顿时秩序紊乱,物价飞涨,人心惶惶,纷纷外迁。澳葡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对付。它一方面通过英国政府出面向国民党南京政府求情,转令广州行营撤除封锁。另一方面致函广州行营表示修好,保证将所有在澳门的日本人驱逐出境,交由粤省处理,引渡汉奸战犯并查封其资产;中国军民可以自由出入澳门,不受任何限制;设立广州行营驻澳联络专员和肃奸专员办理引渡案件;允许中国方面的一切党团在澳门分开活动,群众集会绝对自由等等。同时还肖员来穗向广东当局道歉,并恢复驻穗领事馆。新任领事为了讨好中国,竟在广州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澳门交还中国极有可能,为求中国领土完整,本人极愿对此作各种努力。”
最后,广州行营按照南京政府的指示,于12月下旬撤除了前山边境的武装封锁。国民党官兵均以此次未能收复澳门感到十分遗憾,情绪异常激愤。解除武装封锁后,师长刘绍武等人仍于1946年2月5日毅然带领武装警卫连开进澳门示威,澳门同胞万余人拥向边境热烈欢迎。刘绍武在澳门各界招待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称:“澳门由于不平等条约之束缚,受治别人,同胞痛苦有如水深火热,现在抗战已经胜利,中国领土必须完整,澳门迅速收回,才可符合同胞之愿望。”①
这次武装封锁澳门事件推动了全国收回澳门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946年5月21日,远处边陲地区的西康省参议会向全国发出了第一个快邮代电。接着全国各省市参议会亦纷纷通过决议,通电全国掀起高潮。1947年4月17日,广东省参议会通过了三项有关收回澳门的决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