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要实现不会带来后遗症的增长

经济发展要实现不会带来后遗症的增长

原标题:实现不会带来后遗症的增长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这段话阐述的基本精神,仍然是增长与结构的关系,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看似老生常谈,但其中些许微妙的变化,预示着中央政府正在形成全新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

合理增长的内涵十分丰富

首先,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抓住机遇,实现不会带来后遗症的增长速度,意义仍然重大。这一要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与以往相比的一个变化是,不提具体的增长指标,如8%,7.5%,抑或7%,而只是一个定性的描述。然而,合理增长的内涵十分丰富。合理增长是有底线的,一如今年是7.5%;大部分预测认为,明年可能在7%。而且,这个底线也是有弹性的,亦即是一个区间值,如在6%-7%。合理增长是能够保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也就是说,合理增长是在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型基础上的增长。合理增长是有质量和效益的,其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譬如,要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GDP、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甚至应当略高于GDP增长。

内生动力取决于结构调整

其次,在积极推进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实现不会带来后遗症的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4年提出的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防控债务风险;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些任务已经表明,政府工作重点已经从需求管理转向结构性调整和改革。总量增长固然重要,但在最优路径或良性结构和非最优路径或非良性结构下的增长,呈现出的实际状态和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同样人均GDP水平的国家,其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程度可以是不一样的,收入分配差距可以是不一样的,出现重度污染的天数可以是不一样的,贪污腐败的严重程度也可以是不一样的。对于总量增长,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保持其基本稳定,没有必要刻意使其保持在某个水平。在有着较大增长空间的情况下,只要经济体内有着自主的、内生的动力,总量自然会达到一定水平的增长。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自主的、内生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性调整和改革。结构问题本质上是资源配置问题,因此,要使市场在结构调整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在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