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沧桑》观后感:娓娓道来的历史震撼

《正道沧桑》观后感:娓娓道来的历史震撼

摘要:社会主义运动并不完全是激越的思辨、铁血之较量,同时也包含着情致、韵律和悠远意境。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社会主义才显得更加温和、闲逸,更加人性和触动灵魂。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它的萌芽、诞生、演变,可谓惊心动魄、异彩纷呈。有没有一种传播方式,将这一段震撼的历史作一个精彩还原,在巧妙呼应当前审美走向的同时,对公众进行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教育?中央财经频道黄金时段正在热播的电视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正是这样一种成功的尝试。《正道沧桑》的成功,得益于它在叙事模式和节奏上的创新。概而言之,有“大”、“小”、“缓”、“急”四个维度,精到地凸显在每一集片子里。

“大”,就是放眼天地间巨变的大视野。《正道沧桑》的叙事在时空安排上独具特色。首先,它的艺术表现力是多维与开放的,在短短不到800分钟的片子里,完整地、生动地展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实践探索近500年的历史风云变幻脉络。其次,它在时空叙事上有着纵横捭阖的大跨度,《乌托邦岛》穷尽了英国思想家莫尔的一生,《苦难求索》需要写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几乎每一集,都要再现10年甚至更长时段的历史天空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场景。

“小”,就是精巧微妙的小切口。落实到镜头面前,大场景变成了历史的聚焦点,使人震撼,让人感慨。如《巴黎公社》描写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长诗《在街垒》,通过一个小革命者牺牲前的一段故事,表现了革命者面对敌人枪口的无畏精神。《世纪曙光》以青年时期列宁被捕为开篇,《春天脚步》以“三条驴腿”的故事为开篇,《激情岁月》以上海唱片公司生产的第一张唱片的故事为开篇,都有很强的以小见大的亲切感。

“缓”,就是情绪铺垫的舒缓。从整体创作特点上看,《正道沧桑》做到了纪实性和抒情性的统一。专题片首先要尊重事实,这在理论专题片里尤为重要。《正道沧桑》强调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客观现实认识和分析,强调客观性的描述和接近原生态的朴素表现。而抒情在《正道沧桑》中也是无处不在,《病榻绝壁》对列宁晚年思想的表现,《新的纪元》对宋庆龄情感的流露,都算得上是一种诗一样的表述风格,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意境美,给整个辉煌壮观的历史发展平添了诗情画意般的浪漫。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