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实现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梦”

【案例】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实现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梦”

【百姓心声案例】

【事件介绍】

户籍改革路线图浮现福利等各利益仍是重大阻力

“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12月17日,中国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

黄明给“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定调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点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实现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梦”的一项重大举措。他强调,“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这次户籍制度改革与有关领域改革统筹配套、协同推进,涉及的面之广、人员之多、力度之大,都将是前所未有的。”

事实上,在刚结束不久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官方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改革目标

2020年城乡统一户籍制度

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最早要追溯到1958年,产生了“常住”、“暂住”、“迁出”等一系列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两亿多人开始在注册地之外的城市学习或工作,这些“外地人”在就业、福利、购车和购房中被“区别对待”。

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声音愈发响亮。就《国际金融报》记者的体验看,几乎每年包括全国两会、部委会议在内的全国诸多重要会议,都曾强调“改革户籍制度”的重要性,也出台过很多与户籍制度改革有关的文件。

比如,去年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在户籍迁徙实行的分类政策中,地级市落户首次得到放开”。2001年,《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也提出了“县级市户口迁徙标准”。

随着新一届政府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后,市场再次对户籍改革充满期待。经济学家华生近日在公开论坛上所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改革是改户籍,“新型城镇化提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改变这个城市化只要土地不要人,就是要改变这个农民工进城之后的身份仍然没有变,要真正的可融入的城市化”。

刚结束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对此,有媒体分析,这一要求的背后是“中国的户籍城镇化率远远低于城镇化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但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重点是要通过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黄明12月17日公布了中国户籍未来改革的重点。

黄明介绍,公安部已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组成工作班子,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稿,并由6个部门带队组成工作组,分赴东中西部部分省区市听取意见,“目前,正在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各地意见对《意见》稿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具体到户籍制度本身,公安部给出的时间表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