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大津巴布韦国家纪念地

世界文化遗产--大津巴布韦国家纪念地

大津巴布韦国家纪念地位于津巴布韦马斯温哥省,距离首都哈拉雷350公里。是古代南部非洲国家莫诺莫塔帕帝国的首都,11世纪到16世纪当地修那人文明的杰作,也是南部非洲在中世纪时重要的贸易中心,现在是重要的考古遗址。1986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据一个古老的传说,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希巴皇后的首府,同时还是11世纪到15世纪期间绍纳城班图文明唯一的见证。这座城市面积将近80公顷,曾经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自中世纪以来闻名于世。

复杂的地理环境

大津巴布韦地处于非洲东南部内陆,维多利亚瀑布、三比西河、三比西河上游的卡里巴水坝与大坝拦阻河水积蓄而成的卡里巴湖共同围成津巴布韦北边的疆界,与赞比亚相邻。津巴布韦的东边国界全部与莫桑比克相邻,西南为博茨瓦纳,南境则有一部分与南非相连,以林波为界。面积约39.1万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分别为同赞比亚和南非的界河。东部边境为山地,其他分属三级阶梯状高原,海拔800—1,500米。全境最高点2,592米。北部属赞比西河流域,南部属林波波河和萨比河流域。大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年降水量从西南向东北,由300毫米递增到1,250毫米。

大津巴布韦壮观由神秘的石头建筑构成

大津巴布韦壮观由神秘的石头建筑构成

神秘的建筑结构

津巴布韦国家纪念地壮观而又神秘的石头建筑是当地修那人的杰作。大津巴布韦由修那部落建于中世纪时期,位于林波波河附近。在修那人的语言中,津巴布韦意为“石头造的房子”,它的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今日南非境内。大津巴布韦的文明在13世纪到16世纪达到顶峰,繁荣了很长时间,并建造了许多在当时先进的建筑。建筑群中还有花岗岩雕的鸟来显示统治者的神性。黄金熔铸的遗迹和精细的排水系统都说明曾有一个繁荣的社会。每个人的住宅显示着他们的地位。大津巴布韦纪念碑是古代南部非洲的重要建筑。

大津巴布韦国家纪念地包括三组建筑:早期的一些卫城(或称山地要塞);由一堵很高的石墙围成的椭圆形的围场(或称庙宇);以及在卫城和围场之间河谷中的各类建筑遗址。卫城是巨大的卵形遗址,可追溯到12至13世纪之间,有9米高244米长的围墙围住。这里被认为是国王的后宫。卫城早期的探险家西奥多·贝特看了卫城以后认为:弯弯曲曲的走道和过于复杂防御工事是卫城最显著的特征,他曾感叹地说:“这是我有幸能见过的最为神秘、最为复杂的建筑结构。”

由高质量的砌石工艺构成的围场

由高质量的砌石工艺构成的围场

遗址的地势很理想,有着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降雨量,这些对一个民族的壮大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津巴布韦,高质量的砌石工艺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椭圆形围场东北部的那堵墙。此墙高9.1米,底部厚度为4.9米。成“之”字型的顶部结构沿着长达244米的圆型围墙延续近60英尺。熟练的石匠首先需要将花岗岩修凿成形,然后按很规则的组合堆砌起来,将墙中心部分的碎石堆围住。这堵外墙以及围场内庙宇的内墙都建成曲线形状,并非笔直地延伸,这些内墙和通道究竟有何功用,这不得而知,不过围场和其中的庙宇看来是没有屋顶的。同样,围场内的石头圆锥塔的作用也令人费解。这实心的圆锥塔上也有“之”字形的 结构。那些卫城矗立在高达27米的悬崖上,其入口是一条只容一人通行的阶梯,阶梯的台阶由大圆石和峭壁中间修凿而成。卫城外亦有一排城墙。一条宽4米的走道一直通向城墙的顶部,在顶部,每间隔一段距离就矗立着一块巨石。

责任编辑:牛亚莉,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