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扩大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一是要建立引入市场化资源建设和配置机制。二是要借鉴国际经验,设计资源建设体系,制定资源建设规划,按照学习者和学习需求做好资源分类,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要。三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继续教育资源中心和资源联盟,探索资源开放与共享机制,把最优质的资源提供给全社会。四是要统筹各类学习资源。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推动各部门、各系统相关资源、媒介、场所和设施向社会开放。
(五)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一是要加快研究制订建立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制度的若干意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二是要推进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加强学习成果转换的质量监控,建立学习成果转换的保障机制。三是要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搭建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和交流服务平台。四是要广泛开展社区教育,积极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建设搞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统筹城乡继续教育发展,促进全民终身学习。
(六)健全政府公共服务机制。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探索建立政府服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机制、新平台。二是要建立政府和社会立体化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标准研制、质量评估等方面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办评分离。三是要创新政府服务机制。以继续教育资源开放联盟、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城市继续教育联盟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开展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建立终身学习资源库,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四是要健全政府监管制度。加强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建设,加大对继续教育机构办学和服务质量的督查和监管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质量监管和规范管理机制。充分积极发挥区域协会、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和相关中介机构的质量评价和监测作用。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年报年检和质量评估等。推进网络教育信息化质量监管系统平台建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