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实现强军目标探索科学管理之道
推进军事管理创新,需要着眼时代发展、立足军事实践、坚持群众路线,勇于打破各种条条框框,充分激活各种有利因素,形成上下求索、聚力强军的生动局面。
坚持法治化方式。法治是历史的选择,运用法治思维研究解决矛盾问题,是管理创新的精髓要义。推行依法行政,依据条令条例规范职权,区分不同职级、不同领域、不同专业,把职责任务、工作依据、考量标准、监督权限等搞具体,防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提高官兵履职尽责的效益,虽然工程浩大、行之倍艰但势在必行。坚持良法善治,对制约发展的老问题、官兵关注的新情况,做好修改、精简、废止和完善的大文章,制定符合政策、适应形势、官兵欢迎的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法规的生命力。打破利益壁垒,机关职能任务交叉的明确责任主体,在强化牵头协调、改进运行模式中提升整体效益;建设资源和使用权限分散的归口集中统管,从法制层面健全建设与管理机制,实现“建用管责权”一体,使“利”服从于“法”。
服务实战化训练。战斗力标准的唯一性、根本性,决定着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管为战”导向,把管理的视角从“和平管理”转向“打仗管理”,走出形式正规、不出问题的低层次,按照利于战备、利于训练的要求来谋划和指导,做到兵怎么练、管理就怎么抓。坚持训法牵引管法,探索跨兵种、跨专业、跨建制联训合训的管理模式,防止纵向管控“够不着”;针对高新武器装备训练系统性强、协同要求高的特点,完善训的规范、用的章程、管的标准,实现体系训、体系管。坚持精控安全风险,着眼不同训练课题、不同训练环境,拓展运用数学建模、系统分析、量化计算等方法,精确评估各种不确定因素交叉叠加影响,增强规避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减少无谓的牺牲和损失。
适应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是我军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管理创新的强大引擎,赋予管理信息元素,才能改进传统的粗放式、经验型管理。丰富管理内容,把管好网络体系、信息终端、作战数据作为重点,探索新管法、拿出新举措,确保信息系统常态有序运行,信息终端技术性能良好,作战数据更新及时、管理严格、安全可靠。建强管控手段,应用信息网络、电子监控、定位跟踪等现代科技,构建重要军事目标智能化安防体系,增强高新装备管理维护灵敏度可信度,提高部队动态管控水平。拓展管控渠道,借助地方政府官方网站、交管治安系统等网络平台,健全军地联防联治机制,促进外部管控更加灵敏高效。
注重人本化需求。管理创新必须着眼官兵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官兵投身强军实践、追求事业卓越的积极性、创造性。破解现实难题,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和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士官人才保留难、能力升级培养难、退役安置就业难等问题,增强官兵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探索普及心理知识、搞好咨询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使官兵在高强度训练、快节奏工作、艰苦环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增强内部吸引力,改善学习条件,推进军地融合式人才培养,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军营,激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