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不要忘了,高招制度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制度群,既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也涉及社会人才选拔机制。事实上,一切高考招生中存在的问题,都是各类教育问题的反映。在矛盾的漩涡中,高考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所有问题。
今天的教育,纵向上的问题为“郁结”症状:小学就有选拔,“奥数”等各种考试成绩仍然作为入学和升学的依据。中学阶段应试倾向长期未得到解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不到真正体现。最终,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选拔的人才,很多只是擅长考试的“能手”,踩着考试失意者肩膀而上的“胜利者”。而横向上则是,“独木桥”已经大大加宽了,但仍然拥挤,各类教育之间并未沟通,没有真正建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因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必须强调整体改革概念,纵向上涵盖义务教育到继续教育,从中小学的考试制度、招生制度上统筹考虑。横向上考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使考试招生系统性、综合性地推进,为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创造条件。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必须有大棋局的眼光,整体布局、环环相扣。按照《决定》要求,首先落实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严禁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入学的依据。其次,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学好每门学科,发展自身兴趣、志向和优势。再其次,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教学特点都不相同,必须按照层次和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模式。最后,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涉及责任主体,也必须各就其位、系统推进,不能缺位、错位,更不能越位。学校要对选拔标准的科学性负责,同时在招生方式上推行综合评价。专业机构要提高研究命题的专业性,使专业测评能够更好地测量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政府则要运用必要的行政措施来保障教育公平,保障招生规范有序。
改革有了路线图是良好开端。但招考改革历来是教育和社会矛盾的集中区域。如何落实《决定》、把握好度,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再到实践中完善,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招考制度新路,将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长期而重大的课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