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钰民: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几个问题

顾钰民: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几个问题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思考,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不能是多维度的,否则就不能达到高度提炼、准确概括和简洁表达的目标。要防止对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泛化、复杂化、全面化的倾向,要避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复杂化。

作者简介:顾钰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

中共十八大以后,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拓展,人们的思考也更加深入,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和阐释也越来越复杂。我们的研究思路是否应该调整一下,不要急于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不要忙于概括和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准确性,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一个建设、培育和践行过程,并不是在短时间里就能够完成的。现在需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潜心研究,而不是急于求成地回答这一问题,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一个过程。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对构成这一价值观的两个基本要素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两个要素就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核心价值观。在对这两个基本要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没有达到一致的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难以形成共识。

(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五百年历史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有着不同的概括和提炼。最初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进行批判而形成的美好理想,逐渐上升为一个科学的理论。这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朦胧状态,对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人们的描述也不可能非常具体。在世界无产阶级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的革命运动和斗争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也不断清晰。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世界无产阶级的不懈努力,社会主义最终成为一种现实的制度,并开始了它的实践。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社会主义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实历程,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朦胧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当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体的制度走上了实践发展道路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情中进行了实践,社会主义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也具有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同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制度特征。社会主义在不同的国家、走怎样的道路、该怎么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问题,也日益成为各国社会主义者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人们的认识也在这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越来越丰富。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是典型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中国的这一特殊国情,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过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这种曲折、经验和教训,促成中国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更加丰富。我们体会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认识并不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一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的,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又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定具有国别特征,社会主义必须和一国的实际和国情相结合才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这些观念变化,使我们认识到,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深化认识。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这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终结,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