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

世界自然遗产—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位于哥斯达黎加西北部,它从哥斯达黎加距太平洋12英里的地方开始延伸,沿着太平洋沿岸的低地跨越内陆,翻过三座火山,然后俯冲到低地,全长约105公里。保护区对于生态学活动来讲是很重要的,包括有:进化、继续和恢复太平洋热带旱地森林;高地移殖、其他交互式的生物和生态活动、以及珊瑚虫群体和暗礁的上升和发展。1999年,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此保护区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现新增一块面积达15 000公顷的私人土地——圣艾雷那(St Elena)。这里有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自然栖息地,包括从中美洲蔓延到墨西哥北部的最佳旱地森林栖息地,以及一些濒危或珍稀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这个地方的陆地和海岸环境展示了重要的生态过程。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位于哥斯达黎加西北部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位于哥斯达黎加西北部

三叠纪地层发育齐全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位于中美洲,北纬10度;西经84度。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北部与尼加拉瓜接壤(边境线长309千米),东南偏南与巴拿马A接壤(边境线长639千米)。总共有51100平方公里,其中领土50660平方公里,领海440平方公里,比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州稍小,相当于爱尔兰。与哥斯达黎加的气候条件截然不同,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彻底颠覆了一年四季的分类,这里只有两个季节,4月到12月为冬季,降雨多,12月底到第二年4月为干季,也称为夏季。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自然栖息地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自然栖息地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是前古生代至中生代(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三叠纪地层发育齐全,缺失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和新生代第三纪的地层。地层的分布大致以皮条河为界,东南部为古生代地层,西北部以中生代三叠纪地层为主。东南部大面积出露志留纪(志留纪(笔石的时代,陆生植物和有颌类出现)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古生代第三个纪。)茂县群(以炭质千枚岩,千枚岩,板岩为主,夹变质砂岩,砂泥质结晶灰岩,泥灰岩,微晶灰岩,大理岩。产笔石,珊瑚,腕足类等。谭锡畴,李春煜1935年命名茂县系。)的变质碎屑岩,其岩性为灰绿色绢云母千枚岩,银灰色砂质千枚岩夹有薄层石英岩及薄层状、透镜状结晶灰岩。靠近皮条河条带状分布有泥盆系及石炭─二叠系地层。前者为未变质的灰色、深灰色薄层状灰岩,含泥质灰岩A夹炭质面岩及砂岩;后者为中厚层状灰岩夹千枚岩、炭质千枚岩、结晶灰岩夹砂砾岩。三江口一带零星出露奥陶系灰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及砂质板岩。西北部大面积分布三叠系地层,其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板岩、炭质千枚岩、薄层灰岩及细粉砂岩等,背斜轴部出露泥盆系地层,其岩性为炭质千枚岩、砂质千枚岩夹石英岩、碎屑灰岩等,邓生一带有少量石炭──二叠系地层分布,其岩性以炭质千枚岩、结晶灰岩夹砂岩为主。第四系的松散堆积主要有河流相堆积物、泥石流堆积物及冰碛物。皮条河上游向阳坪一带的古冰川谷、正河上游古冰川谷内分布有古冰碛物,而现代冰川谷中发育有现代冰碛物。另外,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东北部大面积分布有澄江──晋宁期的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西部四姑娘山一带有燕山期花岗岩出露。

责任编辑:王芳芳,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