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飞虎:好制度造就好人(3)

应飞虎:好制度造就好人(3)

摘要:根本上说,社会对摔倒老人的冷漠,就是败德恶行不能被惩罚情形下的民众自保。在笔者搜集到的因扶人而产生纠纷的102个案件中,查实为见义勇为的48例,冒充好人的29例,这意味着有48个被救助者和29个救助者是坏人。

信用制度的作用不可估量

事实上,“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形成的关键并不在于“褒奖善行义举”,而在于惩治败德恶行。只有有效地惩治败德行为,对善行义举的褒奖才会更有效果。在当下中国,错误行为受到谴责是正确行为得到鼓励的根本性前提。从根本上说,社会对摔倒老人的冷漠,就是败德恶行不能被遏制情形下的民众自保。因此错误行为受到谴责比正确行为得到鼓励更为急迫。对败德恶行的遏制至少需要在两方面展开:第一,在法律责任体系设计中,充分考虑违法行为的后果。某些看似后果轻微的违法行为,其后续效应却会极大地减损社会的道德资源,破坏好人得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这种行为具有极大的负外部性,因此应该设定比目前更为严厉的法律责任体系。第二,严格实施遏制败德行为的制度。由于认识上的问题,我们实施这些制度的力度严重不足。如在48起被扶助者恩将仇报的案例中,仅有最近的1例,政府对其进行了处罚(四川达州蒋老太摔倒后,称是旁边小孩将自己撞倒,并索要赔偿。2013年11月,达州警方查明蒋老太系自己摔倒,其行为属于敲诈勒索,予以治安处罚。——编者注)。在29起肇事者冒充好人的案件中,虽多有处罚,但这种处罚大多不是对冒充好人这一不诚信行为的处罚,而是对肇事行为的处罚。

在陌生人社会中,制度对于塑造好人并促使人们诚信友善不可缺。尤其是信用制度,其作用不可估量。信用信息在全社会的普遍运用,事实上就是一种综合执法体系,一种促进人自律的有效机制。例如,深圳市2010年开始实施的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制度,要求申请人在申请入户时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如有不良信用记录,予以扣分。这一制度实施后,一些申请人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改正原来的错误行为,申请人或潜在申请人在平时更会诚实守信,以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如果信用信息能够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制度这样被较多地使用,其产生的正能量,是政府和社会用了很多办法想达到而不能达到的。

我国信用制度的建设经历了很多年,但这是一个看似全社会都极其重视而事实上重视不够的领域。在信用制度建设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政府相关文件多、领导讲话多、一些地方征用的信息多;而与此相对的是:信用信息使用少、信用制度对良好行为的促进作用少、信用制度的威慑功能发挥少。造成这样的局面,其原因主要在于:信用制度的建设时间长,工作量大,不容易在短期内产生效果,而且成绩更多是隐性的。因此,信用制度建设应该真正引起重视,尽可能扩大信用信息在社会中的使用范围,使个人和企业都能切身感受到信用制度的威慑力,以好的制度造就好人。

(应飞虎 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