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企业退休养老金连涨10年之思考 (4)

【案例】企业退休养老金连涨10年之思考 (4)

如果说上调企退养老金尚能支付的话,在更广泛层面普遍提高养老待遇,使之与上限靠近,显然需要更为充盈的养老资金,否则将无法抵御出现巨大缺口的风险。这实际上牵涉到了养老制度改革的第二个命题:即如何做大养老资金池。大力发展补充养老金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鼓励社会兴办养老产业,是既定政策。与此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于养老资金的配置作用。没有市场化的养老金运作机制,养老资金池就可能出现断流,这种压力最终可能迟滞养老制度改革的进程。

有钱才好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培育市场化的养老金运行机制,是培育均等公平的养老体系的必要前提。这个前提具备了,持续上调企退养老金和其他城乡养老待遇才能机制化,也能扩展到为公平养老铺路的改革价值上来。

【启示与思考】

与往年一样,这样一则有关“养老金调整增长”的消息,似乎仍显得很有新闻价值,依然是媒体网站上被摆放在显著位置的热门新闻,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原本是例行性、已持续10年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何以仍能成为“新闻”?此次国务院会议决定中提到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其实已经为此提供了部分答案。

因为这实际上也就是说,针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目前我国事实上还并没有真正建立和完善一个充分制度化的“正常调整机制”。这正如我们看到的,尽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连续10年增长,但多年以来的相应调整过程,却一直都并不是以真正制度化的方式“自动”实现的,而主要是通过行政方式来完成的。与此同时,养老金究竟应怎样增长、具体参照依据和计算标准是什么,是否应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财政收入等指标挂钩,同样也一直没有一个十分清晰明确、充分可预期可把握的制度化调整机制。而在这种制度化机制缺乏的背景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一再成为“新闻”,也就很难避免。

当然,如果进一步站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诉求语境下考察,又不得不承认,“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话题之所以年年成为关注的一个重要“新闻”,更深层次根源其实还在于,这一话题与人们关注期待且攸关“更加公平”的许多养老社保制度改革问题,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很容易触发人们这方面的敏感神经和“公平”焦虑。比如最近再次被热议的“养老双轨制”改革、公务员与企业职工之间养老待遇差距不公问题的讨论中,“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话题就很容易成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物,并引发人们的许多追问。例如,连续10年增加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是否足以不断缩小消弭双轨制背后的养老待遇差距?

要想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不再成为新闻,关键还在于,一方面要尽快落实国务院会议提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另一方面,必须严格按照“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要求,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系列围绕社保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如“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等等。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