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改革助中国经济换挡升级(3)

新一轮改革助中国经济换挡升级(3)

(5)经济金融改革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新一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当头炮”,全年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00多项,通过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赋予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多的决定权;以“营改增”为重头,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取消调价幅度限制;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并推出同业存单业务,利率市场化向纵深推进;中国(上海)自贸区的正式挂牌,肩负着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转变政府职能,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使命。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更是在诸多领域实现了政策突破,比如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以缓解人口红利衰减压力;加大国企改革力度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进土地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农业竞争力,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等等,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发出了动员令。

2.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六大高成本是当前企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中面临的突出挑战。一是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2005-2012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年均增长14.4%,2010-2012年农民工收入年均上涨17.4%,企业用工成本提高。

二是资金成本过高。由于金融资源配置扭曲,资金充裕与价格高企并存,融资难、融资贵成为许多调整、转型中的实体企业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是土地成本过高。土地供给不足和价格过快上涨,一些东部地区仅能部分满足大型企业的用地需求,服务业发展也受到地价、房租的制约。

四是流通成本偏高。不仅传统商业运行模式受高物流成本约束,而且网络销售、网店等新模式,也同样受到高物流成本的影响。

五是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过高。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执行成本过高等问题,很多有创新能力和意愿的企业,因创新产品、新技术容易被仿冒和剽窃,担心创新收入与收益严重不对等而被迫放弃。

六是准入成本依然很高。据相关部门调查,有38%的企业希望通过进入其他行业实现企业转型。其中,纺织、服装、化纤、有色等行业超过50%的企业有转行的意愿,但普遍反映看好的行业门槛依然很高,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政府干预依然过多。

(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不容忽视。2013年底,审计署公布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审计结果显示,尽管我国政府债务总体风险可控,但目前融资平台仍面临着以下问题。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过快。截至2013年6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05789.05亿元,比2010年底增加38679.54亿元,年均增长19.97%,远超同期的GDP年均增速。

其次,债务结构出现劣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层级越低,债务扩张的速度更快,考虑到层级越低的政府债务偿还能力更差,这无疑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加;二是地方政府借短投长、期限错配现象增大了债务偿还压力及偿还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地方政府面临的现金流偿债压力将在2014年达到高峰,规模将达到3.57万亿。

(3)产能过剩矛盾累积制约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一方面,我国产能过剩行业已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产业。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大都低于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与此同时,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风电设备产能利用率均不足60%。

另一方面,尽管产能呈现大面积过剩,但过剩行业的投资仍在增长,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而且大部分为现有水平的重复投资,新的中低端产能继续积累,必将导致过剩程度进一步加剧。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政府干预、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以及现有干部考核等体制性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调控和引导,可能导致产能全面过剩和市场的恶性竞争,带来经济效益低下、企业停产倒闭、人员失业下岗和不良金融资产大量增加等问题,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