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改革助中国经济换挡升级(5)

新一轮改革助中国经济换挡升级(5)

具体而言,其一,推进税制改革:一是继续推进“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将邮电电信业和铁路运输业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促进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二是继续推进消费税改革,调整征税范围、环节和税率,发挥消费税对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的调节力度;三是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同时加快完善个税征管配套措施,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四是加快房产税立法和改革,减少房产建设和交易环节税费,增加保有环节税收;五是清理规范区域优惠政策,转向实施产业导向税收优惠。其二,稳定财政赤字率、小幅扩大财政赤字规模。预计全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到1.3万亿元,赤字率约2.2%。其三,加快深化政府预算体制改革,预算编制和审查重点由收支平衡状态更多向支出预算和政策转变。

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014年央行仍将继续实行“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增强一定的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首先,政策基调仍将延续2013年下半年以来的转变,体现“中性稳健”的特色,继续贯彻“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的政策思路,不随便出手干预资金配置;同时注重预调微调,发挥流动性“总闸门”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引导货币信贷与社会融资平稳适度增长。

其次,引导信贷资金“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通过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资金结构,用好增量,实现有扶有保和有控有压。提高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和资金使用效率,防止信贷资金被无效占用。预计全年M2增长控制在13%左右,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规模在18万亿元左右,其中人民币信贷增长规模在9万亿元左右。流动性将呈稳中偏紧态势,资金价格中枢将有所抬升,银行间市场利率可能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

2.2014年经济走向预判

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4年仍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首先,虽然内需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但国内需求和供给潜力仍然巨大。第二,改革红利逐步释放,虽然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有所下降,但新一轮改革将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三,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宏观政策仍具备运用空间。

当前我国总体资产负债安全,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均处于安全线内。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较高,调节流动性的手段和工具储备充足。本届政府提出了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政策要求,2014年一旦出现经济下行压力时,政府仍会通过适度的政策刺激来确保经济增长不跌出下限。但同时,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在逐步显现,经济运行中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加、财政收入减缓等问题。

从三驾马车的情况看:

首先,受终端需求不振、产能过剩及利润偏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将有所降低;开工面积连续两年增速较慢和部分地区销量迟滞会影响房地产投资;受投融资平台负债率较高、税收收入下降、土地收入增幅下滑影响,地方政府投融资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将有所下降;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和领域扩大有利于服务业投资,但相对于基建、房地产和传统制造业,其支撑作用尚不足。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会略低于2013年,全年增长19%左右。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