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企业一般使用含硫30%~35%的硫铁矿,而安徽新中远化工公司小岭硫铁矿含硫只有8%~12%。2005年7月,公司投入1.5亿元资金,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将含硫量提升到46%以上;浮选出含铁量62%的高品位铁精砂,直接出售到钢铁厂。同时,浮选出铜和银等贵金属,尾砂用来生产建筑材料。此外,将生产硫酸过程中产生的中、高温余热作为生产磷铵所需要的热能,不再安装新锅炉,不再用煤,实现年节煤5万吨,减排CO2 12.5万吨,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1亿元。
大量实践表明,单就某一种产品采用技术、管理、政策等手段降低能耗物耗,潜力毕竟有限。只强调资源节约已不够,必须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这就要在调整、优化、提升产业和产品结构上下功夫。比如,钢铁企业不仅要降低生产每吨钢铁的能耗、水耗、物耗;还要通过调整优化钢铁品种、产品结构,以生产等量原钢材品种的能耗、水耗、物耗来生产优质特种钢材,生产特种高精尖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工高端关键零部件。其资源产出率和价值将提升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安徽应流集团是机械装备高端关键零部件行业的领先企业。正是通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企业资源产出率大为提高。应流集团生产的产品均价在30000元/吨,是同行业企业资源产出率的3倍多,部分优特产品达到30万元/吨,是一般铸造企业资源产出率的30多倍。企业利用镍基材料(20万元/吨)生产的汽轮机涡轮叶片高达300万元/吨,资源产出率提高15倍。
提高资源产出率可以促进绿色转型
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从提高资源产出率入手,推行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乍一看只突出了资源这一个方面,实际上它可以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扩大就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几个方面都带动起来,还可以促进调结构、转方式。抓住了主要矛盾,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矛盾就能迎刃而解了。
当然,如果不统筹兼顾,单纯就节能抓节能、就环保抓环保、就劳动就业抓就业、就经济效益抓经济效益,虽然一时也能把这些方面抓上去,但从长远来看,将会出现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实践表明,提高资源产出率不是单项工作,而是牵动各行各业、各方面的牛鼻子工程。它不仅是一项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还是一个指挥棒。借助这个指挥棒,可以引领和指挥各行各业、各方面,朝着提高资源产出率这个方向去努力、去攻坚。这样做,必将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作者:安徽省人大原副主任、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