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属性(3)

人民性: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属性(3)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追求在普惠人民

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最终体现在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到包括各个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身上,而不是少数人受益。《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指向,就是要增强改革的普惠性,让人民生活得更好。

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着眼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我国也存在大量有违社会公平正义的现象,比如收入分配不公、阶层凝固化、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现实生活中,影响社会公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绝对的社会公正也是不存在的。但我国一些社会公正的缺失,是由于制度不合理导致的,比如由于体制编制形成的身份不同而带来的收入差别,比如下层人民向上流动困难的阶层固化问题,人民理所当然难以接受。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解决影响有违公平正义的制度机制问题,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现象,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决定》明确提出:“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这就是要通过改革完善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着眼促进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广大人民几乎都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实惠,我国改革真正称得上是“人民的改革”。但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已经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推动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习近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是全面的、多层次的,不仅要有充裕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要有民主法治保障,同时还需要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就要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作者: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