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看国有企业改革

核心提示:对于能放开、能引进竞争机制的行业,要进一步放开;对于不具备放开条件的要通过特许经营、政府监管的方式进行改革。竞争性国有大企业最终的体制模式可能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没有集团,没有存续企业,完全按照资本的要求运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个重大历史文件,预示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将在力度和深度上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国有企业改革也不例外。经过30年多的艰难探索,国有企业在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中,一部分退了出去,一部分在市场竞争中初步站住脚了,而且能发挥作用,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目前,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改革解决好现在存在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要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适宜的结合模式。对此,我结合三中全会,谈一谈个人初步的体会与理解。

一、国企改革的历程与目前状态分析

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核心、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环节。改革初期,我们有超过200万家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近8000多万的国有企业职工,3000多万的集体企业职工。呈现出各行各业、从大到小几乎都是国有企业,这样一种面状布局。而且这些企业完全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与模式建立起来的。所以,它的体制机制、结构布局、社会定位、职工观念等,都明显地带有计划经济的特征。要把这么庞大的经济体系、这么多的人,从计划体系转到市场体系,从计划运行转到市场运行,足见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任务之艰、难度之大。

(一)国企改革三阶段分析

第一阶段,三年改革脱困之前的改革(1998年之前的改革)。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历史性决定,开始对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改革。这一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掀开了历史性篇章。1984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从1984年开始启动到1998年之前,国有企业改革定位在承包经营责任制。可以说,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改革起步阶段非常积极的一个体制。原先,国有企业盯着国家计划,即是计划安排多少,就生产多少。承包经营责任制追求的是利润,就是说必须要在市场上把东西卖出去,取得利润之后,才算完成承包指标。因此,承包之后的企业就从原先的面向计划转向了面向市场。但是,承包制改的只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办法,并没有改体制、动结构,所以说它是一种浅层次的改革,因此很难持久。在这一阶段的改革中,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比如,对于小企业怎么改制?公司制怎么改革?怎么通过破产退出一些企业,包括职工安置等等,进行了试点,虽然当时的范围不是很大,但是非常有价值,为后来的改革创造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第二阶段,三年改革脱困时期的改革(1998-2000年)。经济改革让我国走向了市场经济,国有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企拖经济改革后腿的状况变得日益明显,11000家国企中有63%的企业亏损。更为严峻的是,工人生活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此,十五大提出了“三年脱困”的目标,即从1998年开始到2000年三年内,使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为盈,基本脱困。这一期间我们主要做的有三件事情。一是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国有经济从中小企业层面退出,抓大放小。采取的具体方式是改制或者出售,加上对职工的身份补偿,又叫买断。这项改革涉及到几十万家国有企业,上百万家集体企业,涉及职工大概有四五千万之多。通过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我国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由原先的面状布局变成了块状布局。就是说,一批中小企业从国有企业退了出去,剩下的只是大企业。二是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很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在进入市场后,无法适应市场竞争,没有办法生存,变成了困难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我们对这些困难企业实施破产,让它们退了出去。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从1994年开始试点,1998年全国推开,到2008年结束,一共是14年的时间。这个期间,我们一共关掉5010户大中型困难企业,涉及到的职工是984万人。这是一个空前规模的结构调整,难度非常大。三是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这是为我国改革和结构调整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