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医改走势(3)

摘要:医疗卫生领域是一个严重市场失灵的领域,美国把看病完全作为一个商品,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到现在走不出医改困境的根源。三中全会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领域限制在经济领域,而不是把它泛化到其他所有领域,彰显了政府要更好地发挥其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应有的作用的决心。

所以说,安徽医改的整体设计是环环相扣的,是综合医改。它不是一个单项政策,而是一系列的政策来保证基层老百姓有了病,去乡镇卫生院能看得起、看得上,而且看得好。安徽医改是一个系统的重新构造,破除了以药养医的旧制度,建立了保障公益性的新制度。

三、我国医改下一步要做的事

我们下一步改革要做的,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要赶紧跟上。事实上,公立医院这个制度的产生,是人类在长期历史进程中经过对不同制度反复探索、比较而选择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诸如英国、澳大利亚包括台湾地区,它为什么都是公立医院?就是因为公立医院是最能够体现政府医疗卫生职能的一项制度安排。形象地说,就是我们保护国家安全要靠军队,保护老百姓的健康要靠公立医院这支部队。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基本上就是把基层医改经验变成城市版,以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为关键,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也就是把以安徽为代表的基层医改经验,扩展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要落实政府办医责任,这是核心点。我们医改已经4年了,公立医院改革目前还在试点,到底怎么改,尽管“十二五”规划里谈了原则性的,但是都没有落地。我认为,公立医院改革迟迟不能推进的核心还是执政理念的问题。其实,在医疗领域,更要强调的是宏观效率,就是怎么用较少的钱维护老百姓的健康,至于医院微观效率,创收多少那是其次的,而且是要控制的。

北京市的平均收入是年薪6.5万,医保人均筹资水平已经是9千。台湾全民健保体制,它的医保人均筹资仅相当于4千元人民币。为什么我们高投入的全民健保,还给人以千疮百孔的感觉?因为公立医院改革一直都没有进行。我国医改一直纠结于医药分开,诸如实施专业分开、机构分开,其实医药分开的核心是利益的分开。而医改到最后,其核心就是养医生的问题。就是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制度,让医疗回归它为老百姓服务的本质。对此,基层有不少创新。

湖南省的桑植,其人均收入到现在才3千人民币。正是因为穷,他们想出办法,把新农合的钱,财政的钱,公共卫生的钱统一起来花,然后给社保付工资,解决医生的收入问题。在此基础上,老百姓只要交150块钱就可以看病。最近医改还有一个做得比较好的是福建省的三明市。因为它是一个老三线城市,下岗、提早退休的人非常多,所以这些年医疗费用狂涨,不改的话,它的医保一年要亏损3.5亿。改了以后,2013年它的医保盈利5千万。三明医改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给医生解决了后顾之忧。三明所有的医生是拿年薪的,医院院长年薪30万,医生分为25万,20万,15万,10万四个等级。但是他们那里的县委书记一年的收入只有6万。解决了医生的收入问题,其实就稳定了医生的预期,彻底地改变了医生的激励机制。同时,三明还全面取消了药品、耗材所有的加成。所以,最近他们那里吃中药全免费,因为医保盈利了,省下钱来了,就鼓励老百姓养生。这就是改革的红利。

我对医改的政策建议是,加快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或者说加快把基层医改的经验推广到城市。从基层医改实践来看,医改不是医疗领域的技术问题,它是一个政治社会问题。医改能不能做好,第一,在于政府的执政理念;第二,在于执政能力。只要有这两条,医改一定能做好。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刘斌 )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