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12月13日正式设为国家公祭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月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会议表决通过各项议案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这两个纪念日,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隆重地举行法定的、国家层面的纪念和悼念活动,目的是要牢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的重要基础,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斗争;牢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警醒全世界人民时刻警惕日本为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翻案,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确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共同奋斗。
设两个纪念日有助于传播历史事实真相
设立这两个纪念日,得到了中国民众的热烈拥护,也得到了国际媒体的高度评价。
第一,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表现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作为反法西斯主要战场的伟大作用。设立两个纪念日也是对那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奴役,而付出巨大牺牲、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们的敬重与缅怀。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也包含了对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予以支援与贡献的肯定。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主持正义的进步力量共同的纪念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