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部的意义只在于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部的意义只在于践行

摘要: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编者按: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近日,光明网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副主编吴波研究员,以下是访谈实录。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考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社会意识趋于多元化。当前中国各种社会意识并存,有的相互对立甚至激烈冲突。从总体上看,社会意识多元并存,有积极的一面,促进了社会思想的丰富和活跃,这是值得肯定之处。但是,也有消极性的后果,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明显淡化,甚至可以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与此同时,相对主义盛行,部分社会民众是非不分,善恶不辩。展开来说,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一是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对大自然等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比如近日弥漫的雾霾,伤害之大有目共睹,不必多言。二是我们自身也承受了不少伤害。当前,道德失范的状况极其严重,人心深处的“雾霾”更值得忧虑和深思。在这一背景下,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3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到关键期。无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对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言,这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中,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文化和经济、政治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其中,文化对政治和经济具有反作用的功能当下意义凸显。基于这一点,当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思想意识层面发挥和体现规范和匡正的作用和意义,使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能够得到更有力的遵循。显然,从这方面讲,当下培育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