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主题访谈:保生态治污染让“红灯”变“绿灯”

两会主题访谈:保生态治污染让“红灯”变“绿灯”

摘要:统筹维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重点推进了森林、湿地、江河源头、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遗迹等六大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保护区21个、70余万公顷,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居黑龙江省之首。

  【主题访谈】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扎龙湿地是丹顶鹤的乐园。 光明日报记者 程伟光摄

广西全州县兆村盛放的油菜花田。光明日报记者 蒋新军摄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如何熄灭生态环境的“红灯”,点亮科学发展的“绿灯”?记者采访了来自东北、西部、华南等地区的四位代表、委员,请他们分别从能源替代、产业转型、沙源治理、森林保护等方面谈了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做法。

发展核电对减少大气污染意义重大

——访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委员

光明日报记者 易运文 蔡侗辰

“在能源领域,最核心的防治污染措施就是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天然气的使用量,大力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记者:您认为发展核电对治理大气污染具有哪些重要意义,能否详细谈谈?

贺禹委员:国际公认核电对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明显。核电具有安全、清洁、高效的特点。根据测算,如果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分别建设1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或者通过外送电方式将1000万千瓦核电输送至该地区,可以使这些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3.4、1.7、4.0微克/立方米,相当于将这三个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在目前基础上分别降低3%、2.5%和9%。

核电单机容量大,运行稳定,利用小时数高,可以作为电网基荷运行,生产过程对环境基本上是零排放,改善环境的作用十分显著。据测算,每建成4000万千瓦的核电,每年可替代标煤消耗1亿吨。每100万千瓦的核电对标煤的替代效应分别相当于200万千瓦水电、350万千瓦风电、470万千瓦光伏发电(按照核电年利用小时数7000、水电3500、风电2000、光伏发电1500测算)。

记者:那么,在发展核电方面,中广核集团又是怎么做的?

贺禹委员:我的“中国梦”就是“加快核电发展,让天更蓝、水更清”。而就在2013年,中广核核电批量化建设也迎来收获之年。截至2013年底,中广核核电装机容量达到833万千瓦,占全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的56%;在建核电机组16台,总装机容量188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规模占全国同期在建总体规模的57%,居全球核电企业首位。把“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提供商与服务商”作为战略定位的中广核,将会通过建立更多核电基地、风电基地等,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为治理大气污染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