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还是会经历一个阵痛。
王健:对,还要经历必要的阵痛,所以这个时候不能把目标定太高,因此7.5的目标应该说是统筹考虑了这几个方面的影响。
主持人:各方面平衡之后。
王健:各方面平衡之后提出来的。当然一个最通常的考虑,各国大家都考虑的,即使排除了我们刚才说改革的因素、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还有一个是宏观调控四大目标里头物价水平。为了控制物价水平,我们也不能让增长速度太高,这样就能够充分实现我们刚才讲的在保证就业增长的前提下我们推进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物价基本稳定的这么一个综合性的目标。
主持人:王教授给我们解读了“上限”和“下限”,其实说到底也是我们最后为什么会制定出CPI3.5和GDP7.5的内在原因。王教授还想问问您,我们读一本小说或者哪怕看一篇散文都要了解一下,这个作者写这个小说的时代背景、写文章的时代背景,何况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更离不开国内、国外的形势。如果用错综复杂来形容现在国内外的形势,我觉得您一定不会反对,乌克兰问题又发酵,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了,您觉得有什么样的背景?
王健:首先《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炉,不管宏观经济怎么变化都要出炉的,主要是出炉以后怎么面对这些问题。应该说《政府工作报告》第三部分提出来的几个任务有针对性地去应对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当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来要求大家工作当中我们应该把握什么、具体应该做哪几方面的工作,所以应该说这是一份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很好的一个报告。
主持人:其实就是紧跟着我们现在看到的社会热点和我们老百姓真正发自内心去关注的这些话题。
王健: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接地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