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区新型“急难愁”如何解 (3)

上海:社区新型“急难愁”如何解 (3)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系列访谈之四

摘要:“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要把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作为重要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殷殷期待。

由单向管控向多元合作转变

记者:基层建设,仅靠社区干部一支力量还不够。

朱国萍:就小区而言,要聚拢社区里的志愿者资源,为小区自治和管理服务。我们有平安志愿者,邻里多关照一点、多照看一眼,比招聘几个门卫有用多了。我们的为老服务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各种亲情式服务,如家人一样,老人们都很开心。

马伊里:也要关注到,基层干部队伍之外,还有不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分子,所看重的并非编制、薪酬待遇或是晋升空间,而是是否可以发挥才干,以及对社区共同价值的追求。要发挥这批人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王醇晨:从组织行为来讲,可以通过区域化党建、党建联建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党在基层社会的组织动员力量,积极调动基层党员、群众骨干、志愿者、区域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力量。街镇也要有相应的支撑,比如联席会议,联合辖区各部门、各社会组织帮助解决居民区实际难题。

记者:这些基层的力量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王醇晨:要改变行政主导的一元驱动的“独轮车”模式,加大对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推动实现由单向管控向多元合作的良性转变。

马伊里:学会“用大多数人的办法,解决大多数人的事情。”从社会治理的空间看,行政空间的过细过强,会对自治空间产生挤压与反向依赖。现在要释放社会的活力,在基层的横向空间需要建立扁平化的多元参与协商平台。在这样一个协商平台上,更游刃有余的反而是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他们对共治、自治的推进有其专业方法、操作路径与协商规则,可以引导居民群众对社区的一些共性问题形成公共议题,不同的利益方如何有理有节表达各自诉求。

记者:也就是要建立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让各支力量成为互补?

马伊里:对,这会给老百姓寻求最好的服务。加大培育社会组织的力度,让社会组织在成长与成熟中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这是创新社会治理最富有成效的选择。在上海,社会组织已经突破1万家,也就是全市户籍人口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达到7.14个。要用好这支力量,鼓励社会组织关注、回应和对接社区需求,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本报北京3月11日专电)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