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众路线要与群众产生“共鸣”

走群众路线要与群众产生“共鸣”

摘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做到联系群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做到联系群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许多党员干部不会走群众路线,也不愿、不敢走群众路线,缺少对工作、对群众的了解,当遇到错综复杂的新问题和群众多层次的利益需求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和解决。笔者认为,走好群众路线,必须与群众产生“共鸣”。

说群众听得懂的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已有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干部在动员群众中不可谓不努力,但在群众路线的“舞台”上形成的效果却是干部自己唱“独角戏”,群众漠然观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听不懂他讲的话。有的干部同群众交流,往往唯恐高度不够,拼命构建高深的讲话框架,“一要怎么样;二要怎么样;三要怎么样……,一点、两点下面再分一点、两点”,一大堆官话、套话,无形中与群众就产生了距离,群众自然不愿意接受。党员干部要能讲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不仅要把功夫花在讲话上面,还要多学习、多调查、多与群众沟通交流,掌握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想,说话时不绕弯子、不打官腔,多一些“民味”,才能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从而产生共鸣,群众才会一应百应,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发展的洪流中。

办群众得实惠的事。毛泽东同志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空话误党误国,群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写文章写出来的,也不是作报告讲出来的。“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你为群众做了多少事,群众心中自然有砝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让群众看到我们走的是“群众路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才是群众心里实实在在的事,这些问题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把“为民务实清廉”植根思想行动的“试金石”、是等不起,拖不得的。我们需要努力做到的是,不仅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要给予老百姓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更高层次的民生“实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富民强,所追寻的中国梦才会更有质感。

做群众信得过的人。我们的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就要保持像群众一样的本色,把自己看成群众中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感受群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知群众冷暖与疾苦,将心比心,那么我们“深入群众”的举动将变为自觉行动,变成“我们”自己的需要。当群众最迫切、最需要解决、与他们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得到了回应,生活变得更好的时候,他们觉得共产党能够给自己的未来以希望,就跟定了你,你就是群众最信得过的人,不论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这个话通俗却蕴涵真理。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