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市万山区:“五注重”规范基层组织建设

贵州铜仁市万山区:“五注重”规范基层组织建设

摘要:注重规范村(居)活动阵地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村级活动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建设,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村级事务中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对去新建和维修的活动场所,着力在“建、管、用”上下功夫,高标准完成活动室的新建和维修任务。

为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加强“五注重”,规范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注重规范村(居)“两委”工作机制。一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党组织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党建工作考评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双向”述职评议制度;推行驻村干部任村(党)务发言人制度,建立和完善村(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村(居)干部民情日记,进一步规范村(居)干部轮流坐班制。二是完善村(居)民主决策机制。推进“三会三制”、“四议两公开”,促进村(居)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注重规范村(居)干部培训、管理和考核。一是强化教育培训。除积极组织村(居)干部参加省、地、区举办的各类培训外,还通过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强化对村(居)干部的教育培训。高楼坪乡林海村按需施教的,在培训形式上本着灵活、实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教育培训的时效性。二是强化量化管理。结合年度工作总体安排和深入实施“民心党建”工程,对村(居)工作进行细化、量化。黄道乡龙江村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开展民主评议,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三是强化目标考核。按照《村(居)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严禁村(居)干部在当地承揽承建工程项目的暂行规定》,抓好新任新(居)干部的教育管理,对不胜任现职、群众反映较大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选派、下派等方式及时调整;对软弱涣散的基础党组织及时整顿。

注重规范村(居)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一是规范党员发展。合理制定发展党员计划,向多年来为发展党员的村和党员年龄老龄化的村倾斜;注重从非党村委会成员、致富能手、农村后备干部中发展党员,做到既保证党员的数量,又保证党员的质量,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二是规范党员教育。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上党课、召开党员大会、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对党员进行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群众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学习教育,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员群众的致富能力。三是规范党员管理。落实“散会一课”、党员双评等制度,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

注重加强村(居)组长、党小组管理。一是规范上报层序。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据实填报村(社区)党小组长以及村(居)民小组长信息,确保不出现错报、漏报和虚报现象发生。二是建立层层审核机制。对上报的村(社区)党小组长以及村(居)民小组长信息,乡、区严格把关,1个村1个社区地进行核实。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对小组长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如果有变动必须到相关部门备案,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注重规范村(居)活动阵地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村级活动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建设,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村级事务中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对去新建和维修的活动场所,着力在“建、管、用”上下功夫,高标准完成活动室的新建和维修任务。二是规范“干群连心室”建设。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建设好“干群连心室”,确保干部住得下、能办公。建立干部联系群众工作长效机制,使“干群连心室”真正成为群众工作的“第一办公室”、群众路线教育的“第一教科书”、老百姓的“第一口碑”、党建工作的“第一品牌”。三是规范各项制度。为在体制上提供保障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党支部、村(居)务管理、村(居)规民约、村(居)委会工作、村(居)委会成员职责、村(居)财务、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使该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