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城镇化”应当重视“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

言恭达:“城镇化”应当重视“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

摘要: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有利于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城乡文化二元结构,逐步弥合城乡文化发展鸿沟,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

正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言恭达3月7日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认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应重视“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应当如何认识“城乡文化一体化”?

 言恭达:“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其具体的标志和本质特征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均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这一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专门论述。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有利于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城乡文化二元结构,逐步弥合城乡文化发展鸿沟,实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新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存在哪些亟须改善的问题?

言恭达:以我熟悉的苏南某市为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文化设施尚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很多乡村虽然有了健身广场和文化活动室,但是仅能满足部分群众需要。据有关方面对该市三个农民安置小区调查发现,57.2%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硬件设施不到位;63.9%的居民表示,他们的主要文化活动方式是在公共活动室打牌、搓麻将,或在小区内聊天。

参与意识不够。调查发现,30.7%的居民表示很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45.1%的居民表示从不参加社区文化活动,75.8%的居民很少或者根本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35.1%的居民表示社区没有节日活动,23.2%的居民认为社区活动可有可无,19.2%的居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文化活动圈子小、狭窄。缺少社区文化活动的这些居民,仍侧重于以血缘和地缘关系构建社会交往网络,喜欢跟同宗、同族或同村的人集聚,与社区其他村落的居民不相往来,大多数人每天为维持生计疲于奔波,对社区文化活动不闻不问,这导致同一个安置社区内的居民仍不能做到互相帮助和关心,缺乏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文化冲突明显。调查发现,安置社区的农民在自愿或非自愿情况下迁入城市,大多数人面临着市民身份转换的障碍,部分人由于非农生产方式转换的艰难,导致安置社区成了半个“移民社区”。同时即使是纯农村,目前也居住着大量的务工人员,因为居住成本的低廉,大量租客涌入进来,造成农村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也导致农村、农民安置小区里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

 言恭达:第一,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政策上要给予支持,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二,进一步完善并健全农村文化组织机构。实现县(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有标准文化活动室等。

第三,继续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地方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乃至历史文化遗产和农村山水风光,既是融合区域文化精神的纽带,又是农村吸引城市资金和项目、促成城乡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媒介。

第四,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行以城带乡,鼓励城市对农村、农民安置小区进行文化帮扶,建立城乡文化帮扶责任制。如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网点服务、流动服务;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拓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等。

第五,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培训、辅导、讲座和展演、展示等文化服务,引导和培育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建立向基层群众“送”文化的长效机制等。

第六,应将“农民市民化”作为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组织各方力量,包括公益性社会组织,面向进城农民群体,开展有关城市文明教育活动,从最基本的生活守则如:如何走路、如何过马路、如何倒垃圾、如何处理邻里关系等讲起,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