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教育

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教育

这些年,关于基础教育的讨论,不断地向本真靠近。这个本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本真,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本真,就是大写的“人”字。

学校的立德树人、思想品德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为主攻方向,要高扬法治、科学、人文三面旗帜,教师、教材、教学都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这三个方面。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我谈几点思考。

第一,回到教育的本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教育部最近连续出台改革措施,回应时代需求和人民关切。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大家都高度关注。

我们谈论任何问题,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一开始众说纷纭,漫天彻地,但慢慢地都会返璞归真,直至回到问题的原点。比如高等教育,我们曾经热衷于研究型大学,追求有多少博士点、有多少研究生、有多少外国留学生、有多少学院、有多少国家项目等,以致有人说我们得了“一流大学焦虑症”。现在,大家已清醒认识到,大学,归根到底还是要本科立校、教学立校。没有强壮的本科,一流大学只能是沙聚之塔。评价一所大学、一位教师,根本的标准还是书教得怎么样、课上得怎么样,做科研、发论文,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最终只能南辕北辙。中学教育也是如此。这些年,关于基础教育的讨论,也在不断地由繁到简,不断地向本真靠近。这个本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本真,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本真,就是大写的“人”字。我们在教育问题上直面现实、直指人心、直奔主题的结果,就是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集中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其他的一切问题,都是由这个根本问题生发出来的。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牢牢地放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点上,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同心同德,同心同行。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个领域的改革,但要以经济改革来牵引。教育的综合改革也是如此,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牵引。所谓创新教育,既包括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包括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二,发现儿童

有学者说,人类文明的进化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现了人,将人从神的笼罩下解放出来,世界焕然一新;第二个阶段是发现了女性,将女性从男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世界的半边天撑起来了;第三个阶段是发现了儿童,将儿童从对成人的依附中独立出来,世界更加充满阳光和美好。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第三个阶段,发现儿童的阶段。我们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与发现儿童这个大背景、大课题相适应,我们从事基础教育,也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出现的问题,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把儿童作为中心、没把学生作为主体。在中国,发现儿童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想问题干事情,更多考虑的是社会,是教师,是家长,而不是学生。当前,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拨云见日,发现儿童,把社会的还给社会,把教师的还给教师,把家长的还给家长,最后,让学生显山露水,真正成为主角。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还是学生。按教育规律办事,最重要的是按儿童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社会、教师、家长都要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儿童做主。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是让儿童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发现儿童,中国的基础教育才能进入新天地,迈向新时代。

第三,培养受人尊敬的人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人预测,再过十几年,中国可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一般都是三步曲:第一步,成为大国;第二步,成为强国;第三步,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正在向强国迈进,最终,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一个国家要真正受人尊敬,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国防,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和被世界认同的价值观念。所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出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公平、正义和美丽中国为标志,大力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就是为了让中国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我们的教育,要顺应这一大趋势。应该承认,目前的基础教育与这一大趋势还不太适应。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太功利化、太短视,都是教孩子如何出人头地,如何走捷径获得成功。大家去书店看一看,在所有图书中,所谓的成功学的图书最多。大家再去看看影视剧,什么职场剧、宫廷剧,演的都是如何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这样励志是不行的,必须改变。改变要从教育改起。我们的教育,要从大处着眼,要从长远着想,要从教学生如何成功转向教学生如何受人尊敬。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必然是个事业成功的人,但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并不一定受人尊敬。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正其谊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既有过人的本领,更有强大的内心,内圣外王,臻于完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就是要把立德、立功、立言统一起来,就是要法古今完人,就是要培养受人尊敬的人。

第四,追求灵魂境界

丰子恺先生说过,人的生活有三种境界,一是物质的境界,大致在衣食住行的层面;二是精神的境界,主要指文学艺术等雅致和情趣;三是灵魂的境界,那就是有信仰,有理想,有终极关怀,有博大情怀。关于物质的境界,也就是物质的生活,我们现在有没有问题?有,但已经不是大问题,绝大多数人已衣食无忧,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会越来越好。关于精神的境界,也就是精神生活,我们有没有问题?有,但也不是大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特别是对城市人而言,有书读,有电视、电影看,有演出可观赏,有网络可消遣,还能中外各地旅游,徜徉于山水名胜之间,大家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关于灵魂的境界,也就是灵魂生活,我们现在有没有问题?有,而且是大问题。大家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整天和学生在一起,相信大家都有同感,现在的学生,最缺的不是物质和精神的生活,而是灵魂的生活。现在的教育工作,效果最不能让人满意的,不是物质境界、精神境界的教育,而是灵魂境界的教育。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让每个中国人都有充实而强大的心灵,都有美丽而高洁的灵魂,有理性、有灵性、有诗性、有血性。我们讲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背后必然是美丽心灵,心灵干净,环境才能干净,心灵有多美丽,环境就有多美丽,美丽中国必须有美丽心灵作支撑。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核是儒家和道家。儒家要培养君子和圣人,道家要培养真人和至人。君子、圣人也好,真人、至人也罢,都要有超越世俗的情怀,心灵强大而充实,灵魂美丽而高洁。教育工作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不断超越的过程,让学生超越物质的生活而进入精神的生活,超越精神的生活而进入灵魂的生活,让学生有充实而强大的心灵、美丽而高洁的灵魂。相由心生,充实之谓美,一个有高尚灵魂、美丽心灵的人,其外在一定是光彩夺目、充满魅力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