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3)

力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3)

摘要:2013年以来,安徽省精心谋划并启动打造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乐园,围绕在全省中心村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覆盖,形成多级联动、布局合理、设施集聚、功能配套、供需衔接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目标,在标准化建设上主要进行了五个方面的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安徽结合全省美好乡村建设,提出以整合资源在中心村规划建设农民文化乐园,一次规划、分步实施。2013年选择六安等6个市20个不同类型中心村开展试点,2014年扩大试点,逐步实现全面覆盖。自去年5月启动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工作以来,省里建立了文化乐园建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了试点工作方案,并于8月底在金寨县召开交流会进一步推进。目前20个省级试点已基本完成,一批市县还开展自主试点同步跟进,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以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为突破,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必须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以资源整合为手段,统筹推进建好设施。场所设施建设,是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坚持“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的工作思路,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与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相统筹,使之在设施上相对集中、功能上互联互通,发挥出1+1>2的功效。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向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多渠道解决建设及运转经费问题。

以内容建设为核心,着眼长远抓好运行。农民文化乐园“建起来”之后,如何使之真正地“转起来”,并且能够“转长久”,是更为长期和艰巨的考验。在抓好场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同步谋划推进展览展示、文化礼仪活动、管理运行等软件建设,切实做到“软硬兼施、以软促硬”。要坚持人民性,认真研究和弄清楚不同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共性和个性,以便有的放矢开展工作,做到面上覆盖、线上分类、点上到位。要突出文化性,处理好“送文化”与“种文化”的关系,做好主流文化与乡土特色文化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的文章。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激发群众热情。群众文化群众办,这样才有根基、有活力,可持续、能发展。文化乐园建设要注重发动群众、贴近群众、惠及群众。要加大宣传力度,把意义和作用讲清楚,使广大农民群众把建设乐园当成自己的事、变为自觉行动。要指导村里成立建设理事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让农民群众从文化乐园建设模式、结构布局、功能设置、管理方式的讨论确定,到活动载体和内容形式的设计编排、展览展示资料的搜集整理等,全过程参与进来,充分表达愿望诉求,确保今后农民群众用得上、玩得转,愿意听、喜欢看。

(作者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