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众路线 为发展助力(3)

走群众路线 为发展助力(3)

摘要: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这条路线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客们的亲民作秀,也不同于中国古代封建士大夫的民本情怀,它源自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世界观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是区别于其他任何阶级、任何政党的一个本质属性。谁要是不了解这一条,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发展是西藏各族群众的期盼,稳定是西藏人民的根本福祉,发展和稳定是西藏工作的两件大事。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实现了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五年百亿级增长,增速在全国和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中均排第三位,比上年增长1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全区生产总值实现807.6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0%,增速排全国第二,并且是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8.67%,幸福指数在全国名列前茅。西藏成功穿越贫困(低收入)阶段,并即将穿越温饱(下中等收入)阶段。面对成绩,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但是,必须警醒自己,切不可沾沾自喜。我们面临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的工作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依然有差距。所以,必须紧紧依靠各族群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从群众中获得智慧,从群众中获取力量,不断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使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广。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自治区党委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围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牢牢抓住群众路线这一治边稳藏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出“四风”、“两问题”、“一薄弱”的问题导向,以扎实的作风开展工作,形成了具有西藏特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新形式。一是坚持把干部驻村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方法,从西藏特殊区情和反分裂斗争的需要出发,自2011年10月起,每年选派2万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居),直接联系服务城乡居民,从而夯实了基层基础。二是坚持把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好途径,以“六建”、“九有”为抓手,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完善利寺惠僧措施,确保了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赢得了民心。三是坚持把城镇网格化管理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好载体,以为民、亲民、便民、安民为切入点,在拉萨市政府、各地区行署所在地和所有县城建成了698个便民警务站,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形成了群防群治、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共创和谐的工作格局。四是坚持把创建先进“双联户”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抓手,着眼于践行群众路线,围绕和谐稳定、增收致富、互帮互助、互相支持,把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广泛开展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五是着眼于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接地气,通下情、解难题,在全区深入开展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推进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化、常态化。六是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试金石,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努力做到“八个更加”,把各族人民最大限度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使我们党在西藏的执政地位具有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最坚实的群众基础,进而筑起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在与十四世达赖集团的斗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决定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长期的执政地位使我们的执政惰性在增加,党脱离群众的危险还存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提振精神、重塑形象,凝心聚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出灿烂辉煌的西藏新篇章。

(作者为自治区党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