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客观看待科学家研究“石头剪刀布”策略(3)

【案例】客观看待科学家研究“石头剪刀布”策略(3)

用“石头剪刀布”做研究或许有形而上的意义

对这一实验,负面评论远多于正面评论。

众网友一边倒地反对这样的研究,似乎是因为石头剪刀布是每个中国人在童年都玩过的游戏。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公众参与科学在中国并不充分,甚至说中国公众很少有参与科学的机会。这表现在,中国研究人员的研究项目在立项、审批、完成后多方面公众都不知晓,因而公众只能凭自己的生活感受来判断一项研究是否有意义。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年来,很多研究出现了种种有违科学精神和弄虚作假的行为,如掺水、造假、欺骗、抄袭等,加上公众的知情权往往难以兑现。

如果跳出对石头剪刀布的研究来看待所有的科学研究,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公众可能都有一个评判标准,即研究是否有意义。然而,科学研究的意义有多种,概括而言,至少也有理论意义(形而上的意义)和实际意义(形而下的意义)之分。前者由于在短期内并不能解决问题或改善民生,可能会被忽略或被认为没有意义,后者由于可能创造财富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被认为有意义。

至于石头剪刀布的研究意义,据说其中有多种数学模型,对于解决经济、金融、心理领域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在研究人员没有解答之前以及没有被实践检验之前,也许会被轻看。正如纳什均衡理论在当初不被认为有意义一样,即便纳什因此而获得了1994诺贝尔经济学奖也还有人质疑这样的研究。而考虑到实际情况,也许中国人更看重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

但归根结底,任何研究都需要让公众知晓,而且要遵守程序和规则。

别小瞧“石头剪刀布制胜策略”

一方面公众对常识探究缺乏兴趣,一方面是话语围观娱乐式狂欢,压缩了说理空间。两方面的简单与粗暴,模糊了事件本来的面目,让学术探讨变成一场吐槽大会。

有关“中国科学家发现石头剪刀布制胜策略”的新闻,明明应该是严肃的新闻,但在某些网站被放在了娱乐一栏里。

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有关石头剪刀布制胜策略的研究,一经网络传播,引来了广泛的“扯淡”指责,“研究人员们,如果你们不得诺贝尔‘闲得蛋疼’奖,我为你们叫屈。”“大学?中科院?研究人员?黑他们吧?!这明明是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高年级的水平。”

学术如老虎,所谓研究需要怎样的“高大上”?虽然我们已经厌烦了“填补”“深远”“重要”这样的语汇,但我们还没学会放松心态去面对学术,跟学术轻松地“调情”。“石头剪刀布”就是庸俗而低级的,“游戏理论”就是时髦而高深的,这是这起事件的潜台词之一。

我并不觉得这个“游戏策略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多高明,结论有多新颖,正像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家、原中国心理学会会长张侃指出的那样,“靠用360个人分成几组做的‘实验’就大胆总结出这个‘规律’,就说明这些‘研究者’还缺少这方面研究的基本训练。”但这种常识式的说理,被标签式的传播遮蔽了,比如用“中国科学家”代替浙江大学等研究机构,用“石头剪刀布”代替游戏策略。这些标签,暗合了受众吐槽的心理。

一方面公众对常识探究缺乏兴趣,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去翻一翻那则简短新闻的PDF源文本;另一方面是话语围观娱乐式狂欢,也压缩了说理空间,我们是不是去查一下“游戏策略”研究是咋回事儿。两方面的简单与粗暴,模糊了事件本来的面目,让学术探讨变成一场吐槽大会。还记得药家鑫事件时李玫瑾教授提出“激情杀人”这一概念,网络上的群情激昂吗?当我们被话语裹挟,就来不及探讨常识的意义。

据说曾有人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卡尼曼,为何将其理论称为“前景理论”,他回答说“我们只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大家记住它。”这起围观事件中也一样,传播者找一个槽点,好让大家更好地吐槽。

乔治·奥威尔写道,“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精准,而语言的随意凌乱,又使我们更易于产生浅薄的思想。”

社会心理学研究里有句流传甚广大白话,可以作为这场话语围观事件的注脚,“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提万有引力定律太严肃了,我们不妨试着去演绎那个故事,在一个美妙的下午,正是一个无聊的苹果,惊动了牛顿先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