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水泉:多和群众换位思考

严水泉:多和群众换位思考

摘要:要静下心来分析原因,主动和群众多接触,深入群众中去了解,倾听“不同声音”背后的“心声”,学会洗耳恭听“牢骚话”,从“不同声音”中“沙里淘金”,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从而找到化解民怨的有效方法。

换位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才能“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百姓的冷暖疾苦,感受到自身肩负的使命责任。领导干部自觉和群众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用群众的眼光、群众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换位思考,要切实以群众为站立点。换位就是换站立点。领导干部如果只从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去思考和处理问题,难免会主观臆断,有失偏颇。而换位思考可以突破个人的局限,打开视野,拓展思路,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更全面、更切实。当前,一些干部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实际上,干部个人的能耐、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群众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才能切实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利益权益诉求。只有把服务群众的立场搞端正,才能心系百姓,端正想问题、办实事的出发点、落脚点,使决策不偏离。

换位思考,要切实体验群众的甘苦。有的同志也想换位思考,可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结果决策离群众愿望相差十万八千里。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做到一个锅里搅勺子,一条板凳上拉家常,切实建立起与群众的真感情。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要多到困难群众家走走,多结几个“穷亲戚”,多设身处地体会群众的疾苦,了解群众的期盼,才会真心实意从群众的立场想问题。

换位思考,要切实听得进群众的“不同声音”。群众有一些“声音”可能并不好听,一些想法也并非正确。要善于倾听群众的“不同声音”,乐于接受群众挑剌,就得真心诚意地换位思考。“不同声音”反映了群众内心的期望和渴求,是群众的“真心话”。当听到“不同声音”,要静下心来分析原因,主动和群众多接触,深入群众中去了解,倾听“不同声音”背后的“心声”,学会洗耳恭听“牢骚话”,从“不同声音”中“沙里淘金”,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从而找到化解民怨的有效方法。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