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反恐成功经验:全力预防是关键(上)(2)

摘要:长期以来,丹麦给世人的印象是一个安宁、富裕和祥和的发达国家,地处偏远的北欧,享有“童话王国”的美誉,与恐怖主义及恐怖袭击这些字眼鲜有交集。然而,2005年的一起宗教漫画风波却让这个偏安一隅的高福利国家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恐怖主义威胁之中。

严峻形势下的成功反恐案例

近年来,不仅《日德兰邮报》报社大楼被视为恐怖袭击的高危目标,前述漫画作者、丹麦画家韦斯特伍德自漫画刊登以后,生命安全也一直饱受威胁。伊斯兰激进组织曾悬赏一百万美元“要他的命”,丹麦警方因此一直严密保护着他,在其住所内设置了专门的“安全屋”。安全屋是丹麦的一种特别反恐设施,一般只有保护政要时才会使用。这种房间是整个建筑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建造得坚不可催,防毒防爆防火,备有对外观察的摄像头和通讯设备。安全屋可迅速启用,关闭后不能从室外打开。

尽管如此,2010年1月1日夜,仍有一名28岁的索马里穆斯林青年得以冲入他的私宅追杀这位74岁的老人。长期生活在威胁恐怖中的画家立即和5岁的孙女躲入“安全屋”并报警。警方反应迅速,大批警员立即赶到现场逮捕了该嫌犯。韦斯特伍德事后对丹麦媒体说:“我把自己反锁在安全屋内并报警,索马里人想用斧头劈开安全屋的门,但他失败了。”

事实上,2005年漫画事件后,丹麦不止一次受到恐怖组织发出的袭击威胁。面对日趋严峻的反恐形势,丹麦政府不断加大反恐力度,把反恐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不断加强跨国反恐合作,在挫败恐怖暴力袭击图谋上颇有建树。

最值得一提的案例是,2010年底,丹麦和瑞典安全部门展开联合行动,成功阻止了5名恐怖分子向《日德兰邮报》发动暴力袭击。

2010年12月28日夜至29日,丹麦和瑞典安全部门展开联合行动,逮捕了五名企图向丹麦《日德兰邮报》发动武装暴力袭击的恐怖嫌疑人。其中四名嫌犯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郊区被捕,他们分别为一名44岁的突尼斯人、一名寻求政治庇护的26岁伊拉克人、一名29岁的瑞典人和一名30岁的瑞典人,另有一名瑞典籍嫌犯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落网。警方在他们的住处搜出机关枪、消音器、弹药和用于捆绑人质的塑料绳等作案工具。警方称,嫌犯们计划于次年1月1日利用新年假期对哥本哈根的一栋写字楼实施恐怖袭击,《日德兰邮报》的办公地点就设在这座楼内。

2

(图片说明:2010年12月29日,一辆警车停在丹麦海莱乌的一所公寓外。丹麦警方在这里抓捕了恐怖嫌疑人。)

丹麦国家情报机构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有效的反恐措施和紧密的国际合作使一场即将发生的恐怖袭击遭到挫败。瑞典警方负责人也对媒体说:“在丹麦国家情报机构和瑞典安全警察的密切而有效的合作下,一场严重的恐怖活动遭到制止。”

时任丹麦司法大臣拉尔斯•巴福兹称该案件是有史以来针对丹麦的最严重恐怖袭击阴谋,也是丹麦安全部门最成功的反恐案例。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