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处置要学会“蹲下身子”看网络

网络舆情处置要学会“蹲下身子”看网络

当前的网络舆情主要爆发在环保、卫生、人社、城建、违反“四风”规定等领域。这些事件一般都是首先发生在本地网站论坛引起讨论,传统媒体随后对事件进行跟进报道,各大有影响的媒体转载形成热点。对这些舆情,应该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都希望尽全力将舆情的危害降到最低,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但在网络舆情处置应对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许多涉情部门还是“站着身子”看网络:事前涉情部门对舆情源头的把控不到位,对重大舆情不敏感,对爆发点分析不准确;事中又要么听之任之、漠然置之,任其发酵放大,要么不情不愿,一味封、堵、删;事后不跟踪、不反馈、不总结,不是舆情烂尾,就是管理水平依然如故。

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特点、规律的迅猛变化,要求我们在网络舆情处置应对上要能“蹲下身子”看网络,平等平和待网民,不俯视,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多交流,多些宽容、多些理解。

“蹲下身子”看网络,才能和网民走到一块去,在网上说的话才有人相信,舆情处置应对才有成效。和网民“混”熟了,“胆”大了,才能改变涉情部门在舆情发生后,如临大敌、如履薄冰,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现状。网络舆情处置应对,不愿表达,就会被表达;躲避媒体,就是躲避问题。

“蹲下身子”看网络,有利于平和心态,把准网络舆情处置应对的度。网上回复过多过勤,容易自己把帖子炒热,不利于舆情的平息;负气发声,非与网民当场弄个清楚、辩个明白,容易激怒网民;说话口无遮拦、主观武断,乱下结论,容易给处置带来被动。网上发言,心态平和、抓住时机,多说过程、少说结果,慎报原因、少下结论,在事情进展、事件真相上多作说明,让网民第一时间掌握真实的信息,舆情处置应对导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蹲下身子”看网络,才能从网民的视角发现我们工作中的失误与缺陷。“蹲下身子”看网络能把因“俯视”变小的问题还原到应有的大小,进而弄清原委,审视自我,换位思考。舆情发生后,有些涉情部门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缺乏权威性、专业性,网民是在胡言乱语,不屑于应对引导。这是“官僚主义”,是“自身不硬”还乱“打铁”,也和当前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背道而驰。

“蹲下身子”看网络,才能快速地解决落实网民的网上诉求。融入网民、成为网民,才能明白很多事情都是网民在现实世界通过程序始终无法解决才不得不诉求于网上帮助的。这些问题也是当前社会的的主要矛盾之一,是施政之所向,解决得好不好事关政府的公信、社会的和谐,马虎不得。

网络舆情即社情民意,是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态度。我们不能看到表扬就高兴,看到批评就生气,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在传递信息、建言献策、舆论监督、惩处腐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蹲下身子”,认真学习,有效开展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