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模式探析

核心提示:现在北京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机构集中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形式要解决的就是物美价廉的养老问题。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或者家族养老。就是说,基本上在一个大家庭里面,七大姑八大姨,你帮一手,我帮一手,就把养老服务分担解决了。与“家庭养老”不同,“居家养老”模式不是要求家里人承担老人的所有照料工作,而是要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个家的周边,构建起一个提供养老支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这项工作还面临很大的挑战。为了化解养老焦虑,提供优质的社会化的为老服务体系,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国养老面临的形势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每天有超过400人迈入60岁,有超过100人进入80岁,基本形势是,以每年15万人的速度,进入到60岁的行列。从速度上来看,它是一个加速老龄化的状态。相对于西方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来讲,我国的进程是快的。我国进入老龄化的速度,基本上是以20多年这样一个时间段来记的;西方国家基本上是以100多年这样的时间段来记的。从数量上来看,现在北京市老年人的总体数量,大约有300万左右,相当于意大利罗马的总人口数。

在2013年,我国进入到60岁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两个亿。北京市的老年人口超过了其人口比例的20%,这就意味着5个人里面有一位是超过60岁的人。如果就此做一个形容描写,它就相当于四个人抬一个轿子,轿子里面坐一个老年人。就是说,这个阶段的老年人跟坐轿子的整体感觉还是一样的,可以说是幸福的。那么,从现在开始往后1万天,大约在2030年前后,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那时,3个人里面将会有一个老年人,好比是两个人抬着一个担架,担架上面坐着一个老年人。到2030年、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总量会上到一个高峰,并且会在60年到70年这一很长的时间保持在这样的一个高位。

倘若我们不期望面对或是处在两个人抬着一个担架,上面坐一个老年人,这种糟糕的局面,我们从现在开始就需要从长计议,做好应对这个发展和变化的准备,同时又要只争朝夕。

二、了解老年问题,化解养老焦虑

我们对于养老的很多焦虑,主要来自于,一是对于未来养老发展趋势的不了解;二是对于老年问题不了解或不甚了解。因此,要化解养老焦虑,就需要我们用心读懂老人的需求,进而明确方向,一步一步地解决好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经济的发展,通过对一个新的服务业态的发展,使养老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引擎。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包括十八大以后,我国对于养老,作为事业和产业两个车轮的基本思考。

说到老年人,我们往往容易把他们跟所谓的困难群体、弱势群体连在一起。实际上,如果我们把人生按照20年,做一个简单分割,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20年,是我们懵懵懂懂的20年,也就是成长学习的20年;中间的两个20年是我们职业生涯的20年;当我们过完这三个20年以后,60到80之间的这20年,有人称其为人生的“黄金20年”。总体来看,老年人有三怕,一怕贫穷;二怕疾病;三怕失能。针对贫穷,我们用养老保险,包括社会救助制度等一系列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不会因为贫穷而使生活难以为继。针对疾病,我们通过医疗保险,大病救助等相应制度,保证老年人在疾病面前有相应的还手能力;失能状态则是老年人跟我们人生其他时期不太一样的一部分。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活到100岁,以50岁做一个对折的话,各位可以发现,当我们走到一个点以后,又逐渐地回到与我们出生时差不多的某种状态。

有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自然地走向死亡的时间也是10个月。如果把怀胎十月跟走向死亡的10个月对应,那么,我们呱呱落地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是与不能自理的老年期相对应,以此类推,半自理的老年阶段基本上与我们的婴幼儿阶段相对应;小学阶段可以跟我们所谓的老年公寓阶段相对应,等等。这种人生的对折状态是老年人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可是,我们在面对或是处理老年问题的时候,往往没有很好地重视对折后面的这段人生。因此,要切实解决好老年问题,化解养老忧虑,就要重视对折后面的这段人生。我们在这个方面的一项有益探索,就是居家养老。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