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民生,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为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提供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服务群众,就是要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服务党员,就是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三、提高服务能力,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着重点
衡量一个基层党组织是否符合服务型党组织的主要标准是看其服务意识强不强、服务能力高不高、服务成效好不好、服务作风实不实。其中,服务能力的提高是重中之重。没有过硬的服务能力,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就可能会落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也就可能流于形式,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主要从六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要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要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四是要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是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要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
四、完善服务保障,是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高服务能力,必须做到保障有力。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基本的条件保障,服务就可能心有余力不足。但是,从现实状况看,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有的基层党组织存在无资源、无手段、无财力、无人力、无物力为群众和党员进行服务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加强基层党建中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使基层党组织有基本的条件为群众服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