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乃为师之本,教师之魂,立国之基。在人民群众对教育期望值越来越高的形势下,为了走实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宾川教育的满意度,云南省宾川县教育系统针对教师中存在的“庸、懒、散、慢、玩、浮”现象和有损群众利益、玷污教师形象、败坏教育风气的突出问题,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大力推行“提认识,强师德、建制度,正行风、抓措施,促服务”的主题活动,严守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切实转变不良行风,增强敬业奉献意识,促进服务为民理念,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提认识,强师德。百业德为首。宾川教育系统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注重师德理论修养,把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维护教师队伍形象,作为当前教育行业强师德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大理州中小学教师行为“十要”“十不准”》、《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做到五个“进一步”: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进一步强化教育理念、进一步规范从教行为、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和身边师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传递师德正能量,弘扬中华美德。对新任职教师进行岗前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开展宣誓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动;对在职教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政治理论和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加强对现代先进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研究、探讨和运用;在系统内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使教师掌握学生心理辅导和自我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以及缓解工作压力的基本技能;组织开展“新型师生关系建设”、“如何转化问题学生”等专题研讨;开展“当学生冲撞了我”、“范跑跑带给我的思考”等案例评析;积极开展“最美教师”和“师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增强教师自豪感,激励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
建制度,正行风。为确保在群众路线中把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转变行业不良风气,树立教育良好现象,教育系统结合实际制定了《宾川县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评估办法》,建立“五项制度”:一是建立推行师德师风承诺报告制度,明确承诺内容,组织教师宣誓承诺,签订师德师风责任状;二是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设立师德信箱,广泛听取学生、家长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立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制度,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四是完善师德师风奖励激励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选拔教师的条件之一,作为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与职称评聘、选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优先条件;五是建立问责制度。通过“五个针对”正行业之风,即:针对工作不认真、纪律松散的教师,由学校党支部进行帮扶教育,经教育不改的追究责任;针对道德败坏、思想品质恶劣的教师,由学校进行诫勉谈话和教育,存在严重问题的在评优评先、职务评聘、年终考核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针对有严重心理和精神疾病、不宜任教的工作人员,应妥善处理,避免师生伤害事故;针对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针对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严格按程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抓措施,促服务。宾川教育系统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大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针对师德建设中出现的热难点问题,及时应对并加以引导;对在师德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挖掘出的典型经验,予以宣传报道,尤其对在农村地区、偏远山区长期任教,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重点宣传;组建“师德模范”宣讲团,深入到各乡镇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努力营造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浓厚氛围。以“三注重”即注重查自身、注重找原因、注重摆问题,“四谈心”即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谈心、班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主要负责人谈心、班子成员与分管联系单位主要负责人谈心,“五个一”即做一次专题报告、组织一次集体交流学习、开展一次集中走访调研、举办一场师德宣讲会、进行一次廉政警示教育等活动为切入点,促进教师增强敬业奉献意识,促进服务为民理念,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