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要客观看待富二代挂职(2)

【案例】要客观看待富二代挂职(2)

疑问二:谁来承担“挂职”实习的决策成本?

据了解,挂职职务一般为总经理助理或中层部门经理,部分优秀人才甚至被挂职单位直接任命为副总经理。这些挂职“富二代”的决策如果出现失误,谁来为后果买单呢?

“挂职者都能直接进入党委班子,但他们基本上不参与决策,只是通过最高级别的领导班子会,深入调研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动向,提高政策和市场分析能力。”刘元新说,为了防止走形式,组织部为挂职者布置了五项“作业”,其中包括:深入研究国企与民企生产管理方式的异同、共同推进一个合作项目以提高统筹能力等。

冯志军就通过挂职,惊喜地找到了与国企的合作机遇,双方还计划成立一家混合所有制公司共赢发展。

疑问三:是否用纳税人的钱去培养富二代?

“所有挂职者不发工资。”刘元新说,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搭建平台,除了一些人力成本,市财政基本不花钱。“尽量在不浪费行政资源的情况下做一种试探。”

培养富二代靠市场还是靠政府?

据悉,江苏省在几年前曾通过党校培训等方式来集训1000名“富二代”,引发舆论争议,效果也似乎不太理想;而市场上也有各种针对“富二代”的培训班,但均有浓厚的经济目的或实践性差,成效不大。

“像浙江某‘富二代’培训学校,仅9天培训就开价8万元,靠几天讨论就能解决接班问题?”一位专家质疑。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说:“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同样有利于巩固执政之基。”

“效果如何应由实践来检验。”保育钧认为,佛山的挂职模式是否取得成功,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由于是新事物,缺乏经验,在程序设计上确实不够严密。”佛山市“两新”办主任庞松港坦言,第一批挂职存在着参与面窄、时间短、职业化滞后等问题,相关部门正抓紧完善挂职制度,“第二批挂职将采取‘双向选择’模式,时间将延长到一年,同时将增加优秀的大型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村委会作为培养单位。”

富二代挂职国企 “父爱”泛滥还是值得点赞

消息一出,引发截然相反的两派意见之争:有人质疑,地方政府操心干预民企接班人是否有此必要、挂职模式成效几何;但也有人认为,由于民营企业关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就业,地方政府的作为并非咸吃萝卜淡操心。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是谁非显然难有定论。不过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之下,既然做了试验,佛山的组织部门不妨对这一挂职锻炼进行一个总结,分析一下利弊得失:如果有经验,那么不妨向其他地区推广;如果有教训,也免得其他城市再走弯路,这样岂不甚好。

正方:帮助富二代接班是“扶上马送一程”

近年来,培养民营企业“富二代”接班人,已经成为多个地区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过由此也产生了很多争议。质疑的理由大多基于合理性与正当性:一方面,以公共财政去培养特殊人群而非普惠,有损社会公平;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谁接班,怎么接班,有没有人接班都应当按照市场规则来办,政府的手不能乱摸,否则与“市场决定论”相背离。

如果借发达国家的例子来说,政府忧心“富二代”接班确实有些“管得过宽”。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辩证法,单从传统习惯和现实需要来看,地方政府“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做法恰好符合时下的市场需要,并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首先,民营企业有着特殊的身份和重要的地位。一个民营企业的兴衰,不仅关系到企业家本人的利益,也关乎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公众就业、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等。眼下虚拟经济泡沫较重,发展实体经济已成当务之急,帮助民营企业家解决接班人问题,其实就是为可持续发展着想。

其次,中国有根深蒂固的子承父业传统,但近年来,由于“富二代”成长的环境和接受的理念不同,与父辈形成了较大的差异。据调查显示,全国“富二代”有接班意愿的在40%左右,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另一面职业经理人严重缺乏,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在市场本身无力解决的语境下,如何帮助民营企业做好代际传承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再次,抛开身份属性不讲,“富二代”其实也是新的“创一代”,其间的优秀者本身也属于难得的人才,通过培训让这些优质势资源有效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和造福大众,也不失为一项民生工程。如果说培训农民工、4050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具有正当性,那么对富二代接班“扶上马送一程”也具有合理性。即使在国外,当市场化初期和家族式企业还没有步入现代企业之路的情况下,协助企业解决接班人问题也是政府提供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最后,从公平性来说,“富二代”也有获得培训的权利。有困难找政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由此“富二代”也有被帮助的资格。成熟而理性的社会,不应有身份标签下的歧视,也不应有先入为主的权利限制,只有更多地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能最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

市场有成熟与青涩之异,即便是要撒手不管也要一步步来,以达到用时间换空间的目的。政府的有形之手如何发挥作用,本身也属于一个市场命题。富二代接班“扶上马送一程”,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放手。做人如此,做企业如此,市场治理同样如此。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