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也许会质疑,到机制僵化且靠“垄断”发展的国企能学到什么?其实,这又是成见,且不说国企不都是垄断企业,即便是在一些人眼中“毛病”很多的国企,其运作机制、管理模式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也高过不少家族企业。而从佛山市首批“富二代”挂职国企的实践来看,很多“富二代”也表示不虚此行,受益匪浅。至于有人质疑政府为“富二代”培训张罗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而且有滥用公款之嫌,事实上,培养“富二代”并不纯是家族企业的家务事,因为民营企业经营的好坏事关地方的发展和就业,而相对民营企业对社会纳税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政府付出的那点培训费也是值得的。
当然,佛山第一批“富二代”挂职国企仍存在参与面窄、时间短、职业化滞后等问题,相关部门也正抓紧完善挂职制度,且寄望在短时期内靠挂职国企解决“富二代”的培养和传承问题,也不切实际。作为政府,也不能大包大揽,要重在营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作为家族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战略定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坚持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核心价值。
组织“富二代”挂职国企锻炼何尝不可
近年来,“富二代”给人们的印象纨绔不堪:挥金如土、炫富斗富、飙车撞人、包机娶亲……所以,政府关心培养民营企业“富二代”的话题,一直以来在坊间都有着极大争议。
对于靠自己打拼出来的“富一代”民营企业家来说,期望自己的孩子能继承家业并发扬光大,无不是件令人欣慰的事。然而从现实情况看,真正愿意接班的“富二代”并不多,有的即使接了班,往往也是在家族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民营企业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关心培养“富二代”,帮助民企完成新老交替,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考量,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是在这种语境下,早在2009年,江苏部署用两年时间,在全省培养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大批“富二代”得到进党校学习和到国企挂职锻炼等机会。据悉,北京大学历史系也曾推出了“富二代”培训,旨在帮助我国民企实现“基业长青”,所教内容有10多个版块,涉及“修身之志”、“传统文化传承”、“创业和兴业”和“美国西点军校训练”等。
“近水识水性,近山识鸟音”。显然,佛山市此次组织挑选48名青年民营企业家到国企挂职锻炼,也是基于对当地民营经济长远发展而慎重作出的重大决策。一方面,可以使“富二代”在实践中熟悉我国的国情,掌握有关政策,见识国企先进的运作机制,增强领导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基层员工的亲密接触,不断增强平等意识,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诚然,“富二代”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练就点石成金的本领,却能在逼真的环境中受到情商、财商、政商等多方面的熏陶,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通过摸爬滚打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和拓宽就业的渠道不都拓宽了吗?
富二代国企挂职并非政府“好为人师”
佛山挑选富二代到国企挂职,是因为民营企业接班已成为社会问题:第一,创一代年龄大了,身体健康和思维方式有些跟不上时代了,而富二代缺少相应的接班意识。第二,佛山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超过60%。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曾表示,根据估算家族企业占民营企业的95%以上。这意味着,家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第三,如今职业经理人并不被信任,富二代一般都同时继承所有权和管理权,稍有不慎就会马失前蹄。因此,让富二代到国企挂职,是在鼓励他们接班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规避风险
因为,如今民营企业生存环境比较恶劣,除了国进民退的背景外,还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例如被称为后发优势的人口红利没了,很难再依赖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尽管福布斯中文版的一个调查曾得出上市家族企业经营管理要比上市非家族企业好,但在技术、品牌等方面,与国企相比还存在很多短板。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是,富二代必须了解中国的政商关系,这比市场的多变和生活的残酷更让人难以捉摸,与高校的天价培训班相比,在国企挂职可以学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可以了解背后的潜规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