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一周年 “宝宝”军团成长记

摘要:用户过亿缔造货基传奇,余额宝引领互联网金融一周年;收益率下跌屡创新低,“宝宝”军团一周岁前路何方?

六月份已经过去,如果我们把日历往前推一年,在去年的六月,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开创性产品——余额宝诞生了,而紧随其后的各路“宝宝”们,像一群生机勃勃的“鲶鱼”一样,搅动了整个金融市场,同时也让2013年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元年。现在一年过去了,宝宝们不仅迎来了周岁,也迎来了成长的烦恼,持续下跌的收益率,酝酿中的金融监管,让宝宝们多少有些前途未卜的感觉。

1

在新浪微博“余额宝一周年”的话题讨论中,7000多人参与“晒”收益,讨论余额宝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去年6月13日,余额宝问世。上线一个月用户数达到400万人,规模突破100亿元,春节期间更创下了“日均吸金百亿”的神话。

截至今年6月,余额宝的用户数已经破亿,“宝粉”人数超出了当前中国A股股民人数的四成。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投资门槛低、风险较低、灵活性高,而收益却高达银行活期存款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百度、网易、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陆续复制这一模式,尽管名字各不相同,但“宝宝”们的本质基本都是各类货币基金。来自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6月底,市场上的货币基金只有73只,规模3000亿元,而到今年4月底,已经有112只货币基金,规模超过1.7万亿,仅10个月就膨胀了近6倍。

经历了一年来客户数量和资金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宝宝”军团已经告别了“最好的时代”,5月份以来,余额宝收益率一直处于5%以下的下降通道中。尽管如此,余额宝的资金规模仍在持续上升。打开互联网金融大门的人们愈发认识到,余额宝本身就应当定位于零散的、长尾的市场,一个中低收益率的、高度流动性的余额宝,更符合产品货币基金的本质。

2

其实,在这些“宝宝”们酝酿更多创新,增加用户黏性的同时,被他们所影响的金融机构也在行动。传统银行不再墨守陈规、死守存款利率底线,而是纷纷提高存款利率、和基金公司合作推出自身的理财产品、加快移动客户端推送。2013年下半年,数以千亿计的活期存款以极快的速度“搬家”,剥夺了银行最廉价的资金来源。在这场被迫打响的“存款保卫战”中,传统银行纷纷创新变革,存款利率“一浮到顶”,手续费减免,银行系“T+0”货币基金加入战局,手机银行、微信银行陆续上线运行,成为银行抢滩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重要阵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