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总理“汗颜”背后值得权力部门反思(3)

【案例】总理“汗颜”背后值得权力部门反思(3)

当然,企业家不敢说话也反映出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部长在场企业家不敢说话,也折射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还很微妙,不够清晰。大概是因为某些部门手中还有不少权力,政府作为市场服务者的角色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某些企业家说话就有顾虑。

尤其是,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由于与政府关系很特殊,国企在人事、考核等方面都受到政府部门监管,所以,国企负责人的一言一行就要看某些部门官员的脸色。

李克强总理指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府要坚决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给企业松绑,让市场主体说话,说真话,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也就是说,政府要为企业家“说话”创造宽松环境。无疑,只有当政府与市场边界清晰、角色明确,企业家“说话”、做事才不受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约束。

企业家“不敢乱说话”是个老问题

尽管总理感到汗颜,但客观而言,这其实是个老问题。我们在无数场合听到高级别领导说,希望大家提意见、说真话,但结果总是令人失望。

试想,普通人见高级别领导绝非易事。哪怕是受邀参加相关部委座谈的企业家,虽然各个都是各自行业响当当的人物,但有机会见如此多的部长,还有总理,这也绝非易事。应该说,这样的机会极为难得,企业家说出自己的需求,自己和企业对政府的期待,应该说是很好的机会。有意思的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贺同新董事长说,总理,您的理解我们市场主体,我们不能乱提意见。

何为乱提意见?实际上,企业家只要说自己的切身利益,说出自己对政府关于市场管理的看法,根本不存在乱提意见之说。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贺同新为代表的企业家心中确实有顾虑,不敢放开说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因为一些原因一些话不说,并不难理解。但总理邀请企业家和部长们座谈,就是希望市场主体和行政管理时间能够有更多的沟通。

而当作为市场主体代言人的企业家们,坐在了部长们面前,却不敢说太多。造成这样的局面,实实在在折射出,市场主体和行政管理之间的不对等关系。但实际上,一个社会是多元构成的,一个社会经济要良好发展,需要市场主体和行政管理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市场关系。所谓良好的关系,就是企业最大程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行政部门给予最大的空间,从市场秩序、金融环境、各项服务、行政准入方面创造一个良好、适合企业发展的环境。

显然,我们今天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良好市场局面。换句话说,我们的市场主体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来自不合理的行政管制、壁垒,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的伤害。不仅如此,每个企业、每个行业也都有自己的困境,这些困境有的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很多是市场普遍的问题,是政府部门一些政策、管理手段存在问题。对于普遍性的市场问题,这就不仅仅是企业和企业家们独自可以面对和解决的。这就需要,市场的管理者,政府部门改进自己的管理,满足市场公平竞争、自由发展的需求。

而要对市场管理者,对在场的部长们说出一些苛求和期待,有时候确实就难免得罪人,让部长感到不高兴。所以,一些企业家“不太敢乱说话”。

譬如张朝阳在发言中,特别提到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认为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处罚力度还是不够。李克强总理表示赞同。是的,如果一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知识、科技原创生产能力就不会强。因为处处可能被侵权,愿意投入更多精力、金钱搞市场创新、知识生产的企业必然就少。而这必然进一步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知识和科技进步,让一个国家丧失本该有的创造力。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知识产权的保护,涉及的部委其实很多,哪个部委牵头去管,怎么管?过去为什么一直管不好,谁该负责,都是问题。

总理汗颜,令人看到总理的真情。但归根结底,要让企业家和每个人面对领导敢于说真话、敢于提意见,关键还是要形成一个宽松的言论环境,让大家敢说话。最终才能让个人、企业和政府形成良好、平等的话语关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