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国经济几个争议问题的辨析

对当前中国经济几个争议问题的辨析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下降,两个翻一番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从1979年开始,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9.8%,连续30多年。这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远超当时人们的预期。如今,中国人均GDP达到6800美元,变成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

党的十八大提出,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了实现前一目标,从2014年到2020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只要增长6.8%就够了,比以前的9.8%低三个百分点。考虑到人口的增长,人均收入翻一番也只需要经济增速平均每年达到7.3%。在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中国维持7%—8%的经济增速是可行的。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21%,这种差距相当于1951年的日本、1967年的新加坡、1975年的中国台湾地区、1977年的韩国。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在此之后都维持了二十年8%—9%之间的增长,中国也有希望做到这一点。加上人民币升值,2020年中国人均收入可能达到12700美元,成为高收入国家。这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否完全是由体制机制的内因造成的?

最近听到很多“中国崩溃论”的说法。最主要的原因是,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下滑17个季度,是改革开放以来时间最长的。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由体制机制的内因造成的。诚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定存在体制的落后性;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国家,肯定也有体制的扭曲性。对此,大家并不否认。

但是,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下滑主要是外因造成的。在过去表现非常好的金砖国家中,印度、巴西的经济增速下滑幅度比中国更大。根据最新的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印度2010年的经济增速是10.3%,2011年6.6%,2012年4.7%,2013年4.4%;巴西2010年7.5%,2011年2.7%,2012年1.0%,2013年2.3%。相比之下,中国2010年10.4%,2011年9.3%,2012年7.8%,2013年7.7%,情况要好得多。亚洲一些高收入的经济体也经历了比中国更大幅度的经济增速下滑,韩国2010年6.3%,2011年3.7%,2012年2.0%,2013年2.8%。以上的数字表明,我们无法用内因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因为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和一些高收入国家在2010年之后出现了类似或幅度更大的下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