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需要新的国家信息化战略(2)

新时代需要新的国家信息化战略(2)

三、国家信息化战略所应关注的落脚点

笔者认为,国家信息化战略应该重点包括电子政务、绿色ICT、物联网社会、信息安全、信息化人才等五个方面。

(一)电子政务建设应转向云计算和大数据

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明显落后。新的时代,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从以往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跳转为“统一化的云计算平台、增值化的开放数据”。

据了解,2014年2月4日,印度政府推出名为“GI Cloud”的国家云计算计划,以优化政府的电子政务投资,加速数字公共服务的提供。笔者认为,这项计划或许会开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思路,政府电子政务系统通过充分采用云计算应用,能够避免重复开发,也无需再投资新的硬件或软件系统。

通过大数据、开放数据来完善电子政务系统,能够提升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透明度,杜绝政府浪费现象。同时,政府部门公开的开放数据如果能够被企业用来进行二次开发,就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带动经济的发展。

(二)通过绿色ICT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

气候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最重要课题之一。我国正积极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互合作,制定长期的、有效的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而通过信息化的应用,能够让每个设备与建筑实现节能减排,还能够利用网络优势,实施整体范围的环保措施。例如,通过BEMS/HEMS(家用/建筑物用能源管理系统)使能源消费可视化,引导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通过应用传感技术能够适度调整照明与空调的使用时机等。

另外,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也必然会导致信息传播、存储、处理时的数据量膨胀,致使耗电量大幅增多。为此,有必要推进环保型数据中心、采用虚拟化技术等绿色信息化战略。

所以,绿色ICT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电子设备本身的节能,即被称为“Green Of ICT”,同时也指通过ICT技术实现节能,被称为“Green By ICT”。

(三)通过物联网技术营造安全、便利的社会系统

为了克服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自然灾害威胁、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除了环境与能源技术之外,应用信息化也将产生重要的效果。例如,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车间/车路通信技术、基于卫星定位的驾驶辅助系统,能够让包括儿童、老年群体等在内的所有人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通过传感器,能够感知并监测桥梁与道路的老化程度,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以及灾害发生时应急处理的响应能力。可以说,物联网将是未来信息化建设,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领域。

2013年,美国的产学联合会议“万亿传感器峰会(TSensors Summit)”上会议提出“万亿个传感器覆盖地球(Trillion Sensors Universe)”计划,旨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每年使用1万亿个传感器。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们身边将到处布满传感器。2013年,日本也启动了“传感器技术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开发项目”,项目内容涉及对建造使用10年以上的桥梁及道路等进行维护管理、改善农作物栽培环境、通过测量人类体征信息及时发现疾病等。

传感器部署于城市各个角落,能够采集大量的数据信息。由于这些数据具有时间与空间属性,所以可以将城市现实活动反映到网络虚拟空间上,进而将这些信息汇集,通过数据分析,能够挖掘新的价值。由此,将所有城市中的现实事物在互联网上聚合的概念就构成了物联网社会。

(四)通过源代码审查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

可以说,我国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笔者认为,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最缺少的就是源代码审查。

笔者曾经为日本开发过10多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与互联网网站。所有的项目,作为成果来提交的不是安装程序,而是源代码。日本客户通常会基于信息安全角度考虑,在安装/上线交付使用之前,往往会对源代码进行代码审查工作。对比下来,我国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交付用户的大多是安装程序,用户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安装了带有后门的软件应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为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应明确所有的硬件驱动、软件应用和互联网应用都要实施代码审查,以防后门程序和安全漏洞。

(五)培育各个领域的信息化人才

实施信息化战略少不了对“人才”的需求。如果不能持续培育高级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战略将形同虚设。高级信息化人才能够引领未来10年、20年后信息化战略深度发展,探寻新的信息化发展方向,推动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目前,从各国制定国家信息化战略来看,这些战略中无一不提及对高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规划。

我们应该意识到,培育高级信息化人才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企业的需求,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公共领域也需要大量录用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专业化人才,用以加快电子政务、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使公共机构的办公效率、透明度得以提升。

四、国家信息化战略也要与时俱进

笔者认为,战略中首先应明确发展目标、具体规划、执行责任。特别是何人、何时、何地负责什么,要有一个明确的执行工作进度表。同时,规划及进展情况,有必要定期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公众公开,广泛听取第三方对战略规划进展状况、评价指标实现程度所进行的客观评价,并基于评价不断加以改进,按照PDCA(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科学程序进行战略的管理实施。

原因在于,构建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社会系统,至少需要5~10年时间。所以,信息化战略应该作为国家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加以实施。而同时,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有效应用,甚至有可能短期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与经济发展。因而,为了有效落实信息化战略,还要灵活地根据技术发展的趋势,适时调整发展规划。

此外,美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任命一个总负责人作为国家首席信息官(CIO)进行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统筹规划与监督落实。新的时代,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之下,我国是否也有必要任命国家CIO及其团队同样值得探讨。

当今世界,解决经济健康发展、老龄化社会下可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公共安全、应对环境与能源等全球问题,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应用。制定并实施促进新型社会发展的国家信息化战略,尚需企业与国家管理机构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切实推进,并需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